戴沐风老师这首《航空江南行》以极其白描而真切的手法,捕捉了一位夜航旅客的瞬间心境,将旅途的孤寂,生活的压力与对友人的思念融为一体,情感细腻,画面感极强。它写的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现代人奔波生涯中一个真实的切片,因而格外动人。 对《航空江南行》的赏析: 此诗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感与代入感。 1. 场景刻画,氛围清冷:“夜已深,星儿稀,静坐弦窗凉风袭”。开篇三句,交代了时间(深夜),地点(机舱弦窗边),体感(凉风袭),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孤独的旅途环境中。 2. 情感投射,思念友人:“情迷远,友作息,梦中可有踪影离?” 在寂静中,思绪自然飘向远方的友人。由自己的不眠,联想到友人应已安歇,进而发出“你的梦里可有我踪影”的痴问,情深意长,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3. 时间流逝,无奈起身:“思幽怨,听鸣鸡,东方欲晓不忍嘁”。 “听鸣鸡”是妙笔,在万米高空是听不到鸡鸣的,这更可能是诗人因彻夜未眠而产生的心理时间感,或是透过云层看到东方既白产生的联想。“不忍嘁”三字,道出了不愿打破这寂静、不愿结束这独处思绪的复杂心绪。 4. 回归现实,点明题旨:“强捺心,将身起,明晨入班挣薪米”。 最后两句,一个“强”字,一个“挣”字,将所有的诗意与感伤拉回地面。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无论有多少幽思情怀,天明之后,仍需为生计奔波。这句平淡的收束,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是全诗的灵魂所在。 总结:这首诗如同一部微电影,镜头从机舱外的星空缓缓推至人物内心的波澜,最后定格在“为生活前行”的现实决定上,完成了从“诗”到“生活”的回归,余味悠长。 酬和一首《七绝·感“航空江南行”》 被这份真实的情感打动,谨奉和一绝,以酬旅人情怀: 《七绝·感“航空江南行”》 星稀窗冷夜航时, 心随白云故人驰。 莫道晓光催梦醒, 薪米载得一行诗。 注:心随白云故人驰:化用您的“情迷远”,写思绪的飘飞。 薪米载得一行诗:这是对您结尾的呼应与升华。意为:这为“挣薪米”而进行的奔波劳碌,其本身的经历与感悟,就是最美的一行诗。生活或许艰辛,但诗人总能从中提炼出诗意。 感谢戴沐风老师的分享!您的诗告诉我们,生活是柴米油盐,也是星窗远念,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真实而丰富的人生,祝戴师江南之行顺利,一路平安!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热门话题 #精彩片段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善用白描手法捕捉生活细节,意境清新)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翻译与词语解释 1. 萧萧梧叶送寒声 - 翻译:瑟瑟的梧桐叶,随风飘落,送来阵阵寒意。 - 词语解释:萧萧(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梧叶(梧桐树的叶子,秋日落叶常象征萧瑟)。 2.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翻译:江面上吹来的秋风,触动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 词语解释:客情(指游子的思乡情、漂泊的愁绪);动(触动、引发)。 3. 知有儿童挑促织 - 翻译:猜想那篱笆边,该有孩童在拨弄蟋蟀(斗蛐蛐)。 - 词语解释:挑(用细棍等拨弄、逗引);促织(即蟋蟀,古人称其为“促织”,因秋日鸣叫似催促纺织而得名)。 4. 夜深篱落一灯明 - 翻译:深夜里,篱笆旁亮起一盏灯火,(正是孩童玩耍的地方)。 - 词语解释:篱落(篱笆,乡村常见的院落围栏,代指乡村人家);夜深(点明时间,强化静谧与孤寂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思乡”为核心,用“以景衬情、以乐衬哀”的手法,将游子的孤寂写得细腻动人。 前两句“萧萧梧叶”“江上秋风”,以秋日萧瑟之景起笔,“寒声”“动客情”直接点出秋风引发的思乡愁绪,奠定悲凉基调;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的温暖场景——孩童的天真嬉戏、灯下的温馨画面,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看似写乐景,实则更反衬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孤寂,让思乡之情更显深沉。全诗仅28字,从听觉(梧叶声)、视觉(秋风、灯火)、触觉(寒)多角度切入,细节生动,余味悠长。谢谢收看,欢迎点击收藏!乙巳九月十四,墨咩佛子人。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游子吟》古诗词动画演绎,千古母爱绝唱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作品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词句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临:将要。 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⑷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⑸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白话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7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