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佛陀在讲什么(一) 每年春节前后,各个寺庙都人潮汹涌、香烟缭绕、热闹非凡。所谓“上根随法、下根随信”,就世人对佛陀教诲常见的一些含混认识问题,我秉持赤诚之心、谈一下自己对佛教的理解。 一、佛教是无神论宗教 1、佛教没有造物主,更没有神。 佛教中没有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创造世界的造物主,没有作为世界第一因的神,佛陀的教法里 没有这样的神。佛陀不是创造世界的神,佛陀只是觉者,是本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 佛教中只有师徒,对世尊可以有如儒生对孔圣先师般的敬拜,但佛门中不应有人神两届的分别。佛陀他老人家宣说佛法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徒众也能获得与自己同样的觉悟,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 被世人遵奉为观世音化身的达赖喇嘛就多次说过: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比丘,是凡人,如同这地球这七十多亿人一样,我与所有比丘一样,都是佛陀的学生、那烂陀寺的传人。 2、佛陀不要求信众盲目相信自己,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不同于其他宗教,佛教不是盲目的信仰,佛陀从不要求弟子无条件听从自己所宣之法,而是要求弟子自己分析体会思考佛陀所说是否正确;佛陀的学生不但要听闻佛法,更应当以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观察,通过了知真相从而建立信仰。 3、供奉佛像不是偶像崇拜 “佛性本空”、“理佛无相”。佛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超感觉的理念境界,並非一种凝固的、静止的、可见的物质形象。所以在《金刚经》中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无论在寺庙还是其他场所供奉佛像只应当有两种意义﹕一是纪念意义,就是看到诸佛的形象、联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教诲、慈悲功德等,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萨为榜样去修行。二是观想意义,就是修禅定的人,经常眼观佛像,在头脑中形成佛的形象,以便在修定过程中思想集中、观想佛像,以观佛的一念代替纷繁的杂念,获得入定的成就。对佛像的供奉除此二义之外别无他义。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5: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