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7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0
00:00 / 28: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不求甚解 #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 晋朝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名叫陶潜,字渊明,他不但诗写得很好,文章也超凡脱俗,为当时的人所景仰。他为人志趣高洁,不慕荣利。在做彭泽县令的时候,郡里派来的督邮要他端正衣冠进去进见,他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岂能为那一点点薪水向你这个小小的督邮低头,去拜见你。陶渊明于是便辞了职。 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之后,陶渊明更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了。他在勤劳耕作之余,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过得好不惬意!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柳阴之下是他饮酒赋诗的场所。因此他自称“五柳先生”。二十八岁那年,他写了篇《五柳先生传》,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传。 文中写道: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安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富贵。很喜欢读书,不死啃书本字句钻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每逢读到会心处,有一点新的体会总会是非常高兴,先生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出处】 成语“不求甚解”出自《五柳先生传》陶潜的一段文。原指读书中应力求领会精神实质,而不必咬文嚼字。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不含贬义。后人沿用此句成语时,常比喻学习态度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深入的理解,多含有贬义。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7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