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0
00:00 / 1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5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3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这是一本很轻松的书,像,可爱的动画片。尽管蛤蟆先生在故事中经历了一点点痛苦的自我认知与成长过程,但最终他拥有一个类似“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生活”的童话结局。 说这是一本心理学书,它算吧,算是一本可以给中学生看的初级心理入门书吧。他可以协助人探索一些行为最本质最深刻的最内在的动因。比如,人有时会主动交出自身权力,从而一并卸下本应由自身承担的责任,尼采就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就像蛤蟆先生,自身心情烦闷需要求助,最初也下意识地把求助的原因推给他的朋友。 再比如,愤怒本是人的正常情绪,但被压抑后它就会表现出其他形式,我记得弗洛伊德也表达过类似的说法。 还有,人会无意识地“故意”将自己陷于弱势,与他人“共谋”做出行为产生不利于自己的后果,再把原因归咎于他人。我记得这也是尼采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 书里认为,每个人都会有“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这三种行为模式的“我”。每个人天生受父母养育保护,就会形成儿童的自我,又在潜移默化中受父母影响,长出父母自我,而唯有亲身经历、面对并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才能真正成长为成人自我。这种过程就是从依赖走向对抗依赖,最终实现真正独立的过程。这种划分方式,在我看来,与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里蛤蟆先生不断剖析自我与成长的过程,也会引导我们每个人反思自己。比如,尽管人生境遇常常无法选择,但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心态与行为,确实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再比如,一个人若只为他人的赞赏、评价做出的很多行为,终究难以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当人终于有一天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剧本,那感觉就像第一次展开了上帝视角。我记得尼采也曾表达过,有的人他们太慢了,他们走过一生还没来得及走到这一天。 最终,书里的蛤蟆先生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终于走出了之前的阴霾,可以重新面对自我,并积极阳光的面对新的生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