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3dmine倒转背斜向斜三维模拟(2)(欢迎地质老哥来喷) 上一期已绘制好各剖面岩层闭合多边形,本期要连三角网形成岩层实体,难点是褶皱岩层渐变到单斜岩层的三角网连接,要保证无空隙和无自相交。但尝试后做不到,只好修改各剖面岩层闭合多边形,让褶皱区域一直褶皱下去。 一、剖面的修改 修改前,1 - 3#、6 - 7#勘探线左侧褶皱未延续,主要修改这几个剖面,让它们重新生成岩层闭合多段线,使每个剖面上的闭合多段线一一对应,操作步骤如《3dmine倒转背斜向斜三维模拟(1)》所述。 二、生成岩层实体 1. 闭合线之间连三角网:单击实体——连接三角网——闭合线之间连三角网,输入体名称,不同数字有不同默认颜色,可给每个岩层设置不同体号。单击确定后,按一个方向依次点击同一岩层的不同闭合多边形完成连接。 2. 闭合线内连三角网:封闭岩层实体两端,单击实体——连接三角网——闭合线内连三角网,沿用之前体号,单击确定,点选岩层两端闭合线完成连接。 3. 合并三角网:两个端面和岩层实体分离,需合并。单击实体——实体编辑——合并三角网,沿用体号,单击确定后框选所有三角网,右键执行完成合并。 4. 其他岩层实体的连接:按上述步骤依次完成各岩层实体连接,连接新岩层实体前可隐藏前一次的,注意使用连续体号方便查看。 三、按地表模型范围切分岩层实体 生成的岩层实体范围超地表模型范围,需用地表边界线分离,部分高出地表的只保留面以下实体。先生成地表模型开放边线,用实体切分功能切分岩层实体,再用“保留面以下的实体”功能切去超出地表部分。 总结:上述方法生成的岩层实体比《3dmine露天矿岩层三维模拟》中的复杂,褶皱岩层渐变到单斜岩层的三角网连接难做到。想问是否有其他软件或方法,根据简要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方便生成复杂构造的岩层实体,各位观众有知道的吗?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09: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3dmine如何把cad中绘制的道路做到dtm表面上 1.取得道路中心线 CAD图纸上有的是道路的两条边线,现在要取得道路的中心线。 单击工具菜单——线的操作——两线中线,按命令提示,选择两条道路边线,就可以得到道路的中心线了。图中红色线就是已经生成的道路中心线。 提示:在使用生成两线中线的命令之前,最好先对道路边线进行一次清理和查错,删除多段线上的冗余点。否则容易出错。 2.把道路中心线落到dtm面上 单击表面——线落在dtm面上,在随后出现的参数对话框中勾选“线段之间内插点,使其全部落在面上”。根据命令提示,先选择道路中心线,然后再选择dtm面。 提示,此时要把dtm面半透明显示,方便看到和选择道路中心线。 3.圆滑坡度 通过三维旋转功能,观察落到dtm上的道路中心线的坡度变化,发现中间有一段坡度起伏变化较大,两头较平缓。所以平滑一下中间段的坡度。 单击工具——线赋高程——两点圆滑高程。按命令提示,选择中间段进行圆滑,圆滑后中间段坡度变为13.6%。 提示,执行这个命令前,可把除道路中线外的所有对象先隐藏。 4.中线扩展得到道路边线 单击工具——线的操作——中线扩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左右侧扩展参数,我这里填3.25米。确定后,按命令提示选择道路中线后,生成道路边线。 这时得到道路边线是有高程,有坡度的,且是闭合的,和原来的边线不一样。 5.把中线扩展到dtm面上 单击表面——线扩展到dtm面上,弹出相关参数对话框,向上坡面角,就是向上削坡,石头山,这里填70度应该可以;向下坡面角,就是向下填坊,这里填60度。 提示,执行这个命令之前,要把dtm以半透明的方式显示出来。 6.使用扩展后的多段线生成道路dtm 单击表面——闭合线内生成dtm,在弹出的对话框直接点确认,按命令提示选择扩展后的多段线。 提示,执行命令前,最好激活另外一个主层,否则生成的dtm会与已有dtm同一个颜色,无法区分。 7.使用扩展后的多段线裁剪一下地表dtm 单击表面——闭合线裁剪dtm,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留外部,然后根据命令提示,先选择多段线,再选择dtm,就可以完成地表dtm的裁剪了。 提示,裁剪是为了把道路dtm完全露出来。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0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3dmine露天矿岩层三维模拟 前期已经做好了一个矿区的地表模型。现在尝试做一个矿区岩层的三维模拟。 一、矿区地质构造 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采石场,也没有找到钻探的资料。在地质报告中这样一段话: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300~325°,倾角45~60°,呈单斜层产出。 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做一个矿区岩层的大概的三维模拟。 二、绘制一个倾向310度,倾角50度的地层实体 1.调整视口 单击视图菜单——浏览视口——方位和倾向,弹出由方位角和倾角定位视口的对话框。把视口角度设置为310,视口倾角设置为40,后单击确定。 注意,这里视口倾角与岩层倾角互余。岩层倾角50度,所以在视口倾角为90-50=40。 2.绘制一个矩形 在当前视口绘制一个刚好包裹地表模型的矩形。 3.通过柱状体创建一个岩层实体 以上述矩形为底,利用柱状体功能生成一个50m厚的岩层实体。单击创建——创建柱状体,弹出柱状参数对话框。不要勾选铅垂方向,高度设置为32.139,方位角为310度,倾角为40度。 注意,这里柱状体的倾角为岩层倾角的余角,所以是40度;柱状体的高度为岩层厚度乘以sin40,50乘以sin40=32.139。 三、复制岩层实体 沿岩层倾向,以层层紧贴的方式,复制多份岩层实体,直到覆盖整个矿区。 1.把岩层实体的顶部切平 为方便在水平方向上层层紧贴复制,需要把岩层实体的顶部切平。 (1)切到xy平面,绘制一个水平的矩形,能框住整个岩层实体 (2)查询岩层实体矩形的顶部附近标高,为1250.616 (3)水平矩形赋Z值,1250 (4)水平矩形生成一个表面 (5)保留水平表面以下的实体 2.水平复制岩层实体 打开捕捉,对象捕捉模式,除三角面外,全部勾选。 把岩层实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露出其水平短边,使用copy命令进行多次复制。注意,复制基点为岩层实体短边的一端,复制时要捕捉到短边的另一端。 3.改变各层岩层实体的颜色 四、裁剪岩层 1.水平闭合线裁剪 隐藏岩层实体,转到xy平面,绘制一个稍小于矿区范围的矩形。 隐藏矿区地表,以半透明的状态显示岩层实体。单击实体——切分实体,弹出切分实体对话框。点选多边形分离,线内Z抬升为0,勾选删除选择的实体、封闭切面。 2.地表裁剪 显示矿区地表。单击实体——布尔计算——保留面以下的实体,用地表去切分岩层实体。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1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3dmine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快速出图 前期制作完成的最终境界模型及境界多段线见下图(具体建模方法请参考《3dmine借助cad脚本快速圈定底部境界》和《3dmine尝试自己做一个最终境界(2)——生成最终境界》视频)。现需将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剖面图快速输出至平面图纸,步骤如下: 一、修剪最终境界多段线 因快速境界生成的多段线常超出地表或矿区界线,需沿境界与地形交界绘制黄色闭合多段线进行裁剪(保留内部)。 二、裁剪等高线与标注 1. 用同一闭合线裁剪等高线(本次保留外部)。 2. 使用"创建等高线标注"工具设置参数(如文字高度4m、隔4行标注),按等高线特征分次完成标注。 三、区分坡顶坡底线 新建坡顶线、坡底线图层,通过快速选择功能按颜色(白/绿)分别选取多段线并归入对应图层。 四、添加示坡线 1. 整理坡顶线两端形成斜线。 2. 使用"创建示坡线"工具按参数设置,依次选择坡顶线和坡底线逐段绘制。 五、生成平台高程标志 1. 隐藏坡顶线、示坡线,仅保留坡底线。 2. 用"创建等高线标注"生成平台高程标志。 3. 通过查找替换工具添加"▼"符号(如将0替换为0▼),必要时移动文字位置或使用自动连接线修复坡底线。 六、添加坐标网、图签、图框 通过"文件→打印→插入坐标网/图签"设置参数(坐标间距、比例尺、图签尺寸等),在绘图区指定插入点。 七、插入矿区拐点表格 使用"创建→插入→OLE对象"选择对应Excel文件插入拐点表格。 八、插入图例 手动绘制所需图例(软件无自动生成功能),完成开采终了平面图。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1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3dmine把CAD最终境界三维可视化-发现二维设计的局限 这是cad中露天矿最终境界的二维设计图纸。前期,已经做好了地表模型。如何把这个二维的最终境界图三维可视化呢? 一、提取最终境界相关图元 把cad的最终境界设计图纸导入到3dmine中,最终境界设计在图层1,但图层1还存在一些其他对象,不能通过图层一次只选中最终境界设计。 在层浏览器中,右键图层1,在弹出菜单中单击缩放至对象,就可以选择所有图层1的对象了。然后在绘图区右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隐藏对象——隔离对象,这样屏幕上只显示图层1的对象。 观察到最终境界都是白色的多段线绘制的,这与其他对象不同。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对象类型为多段线,特性为颜色,运算符等于,值为白色,新选择集内,最终单击确定,就可以选中所有最终境界的图元对象了。 二、用图层区分坡顶坡底线 坡顶线线宽0.3毫米,坡底线线宽bylayer。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快速选中坡顶线或者坡底线,把它并入不同的图层。 首先在图层浏览器中新建坡顶线和坡底线两个图层。然后用快速选择功能,选择所有坡顶线,在属性框中改变它的子层为“坡顶线”;同样地,选择所有坡底线,改变了它的子层为“坡底线”。 三、利用等值线赋高程功能分别为坡顶坡底线赋高程 首先为所有坡底线赋高程。在子层“坡顶线”上,右键,然后在弹出菜单中单击缩放至对象,选中所有坡底线。 接着在绘图区右键,然后在弹出菜单中单击隔离对象。这时屏幕上只有坡底线。 单击工具——线赋高程——等值线赋高程,在弹出的等值线高程设置中,设置起点高程770m,也就是最低开采标高,高程间距10m,也就是台阶高度。 同样地,为所有坡顶线赋上高程,最终效果如图所示。 四、生成三维的最终境界 新建一个“边界线”图层,使用多段线工具绘制最终境界的闭合的边界线。 调出等高线,隐藏其他对象,用边界线裁剪等高线。 调出坡顶坡底线,使用表面菜单下的生成dtm表面功能,即可生成三维的最终境界。 五、边缘衔接问题 由于设计的坡顶线两端高出地表,造成最终境界边缘衔接不顺。还需要仔细修剪边缘才行。 设计的坡顶线中间部分也有高出地表的。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08: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3dmine把初步设计的道路进行三维可视化 一、初步设计的道路 图纸中存在两条初步设计的道路,标注了关键点的坐标,道路坡度,还画出了道路的中线和边线。在3dmine中如何把初步设计的道路进行三维可视化呢? 二、先对道路中线进行清理和查错 原来在CAD中道路中线是用样条曲线绘制的,在3dmine中把它炸开为多段线后,在曲率较大的地方,节点会非常密集,会对后续处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先对道路中线进行清理和查错,主要就是清理过密的点。 具体操作在前面的视频/文章《3dmine生成DTM表面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清理和查错》中已经讲过了。 三、给道路中线上坡度 使用两点圆滑高程功能来给道路中线上坡度。 单击工具——线赋高程——两点圆滑高程,就可以启用该功能了。先选择某段坡度的起始点,再选择终点,之后就会弹出编辑坡度对话框。 二维长度已经自动计算出来,起点标高和终点标高可以根据设计图输入。下面的指定坡度、指定角度、1/x比例,在确定了起点标高和终点标高后,会自动填写。最后单击确定就可以完成一个路段的坡度设置了。此时,多段线上的各节点旁会出现临时标记,显示其高程值。 注意,道路中线上拐弯路段坡度应该为0,就把起点标高和终点标高设置为一样就可以。 四、扩展道路中线 扩展道路中线,得到闭合的道路边线。 单击工具——线的操作——中线扩展,弹出中线扩展对话框,输入左右侧扩展参数,这里输入4m,单击确定后,按提示选择道路中线即可得一条具有高程的闭合的道路边线。 五、按一定的坡度把道路边线扩展到dtm面上 在山里修路都会涉及边坡。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按一定的坡度把道路边线扩展到dtm面上。单击表面——线扩展至dtm面上,弹出线条扩展至dtm表面对话框,确定好向上向下坡面角,勾选线内插点,设定内插点距离,确定后执行命令,按提示选择道路边线,再选择dtm表面,就可以完成命令了。 注意,执行此命令前先把dtm表面以半透明的方式显示出来。 六、对扩展线进行适当修改 1.对自相交的地方进行修剪 因为上下道路太近,软件算法等原因,扩展存在一些自相交和冗余点的地方,会影响生成dtm的质量。需要使用删除点、修剪等命令进行处理。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1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3dmine露天矿逆断层模拟 前期,已经做了一个矿区地层的模拟。现在用3dmine来做一个露天矿逆断层的模拟。3dmine中,表面菜单下有专门的断层建模功能,但这与我现在要讲的不同。 一、地质报告中的F1逆断层 地质报告的描述:矿区东部的F1逆断层,走向北东,倾向320°,倾角45-60°。断面舒缓波状,有断层泥及角砾。但图纸中没有找到F1逆断层,只能就此描述大致做一个模拟。 二、绘制一条断层线 F1逆断层,走向北东,倾向320°,那么它的走向应为320-90=230°。F1逆断层在矿区东部,那么就大致在东部画一条走向230°的断层线。这条线画长一些,稍微超出地表模型范围。 转到xy平面,使用多段线工具,先确定起点,然后大致沿走向拉,在合适位置右键,弹出菜单,单击“方位距离”。在方位处输入230,距离和倾角保持自动识别的值,最后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一条走向北东230度的断层线了。 没有捕捉到表面时,画的线,一般在表面以下。使用线赋高程功能把断层线的高程设置到地表以上。 三、生成一个断层面 以上一步绘制的断层线为基础,生成一个断层面。 单击表面——断层建模——断层面模拟,弹出断层模拟对话框。断层名称f1,断层类型逆断层,断层倾向320,断层倾角-50,向上和向下延伸垂直距离设置得大一些,穿透模拟岩层,在这里我都设置为300。 确定之后,根据命令提示选择断层线就可以了。 四、用断层面分离岩层实体 在用断层面分离岩层实体之前,先隐藏与断层面不相交的岩层实体。具体操作为,调整三维视角到合适的角度,选择与断层面不相交的岩层实体,右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隐藏对象——隐藏对象。 图形区只剩下与断层面相交的岩层实体。单击实体——布尔计算——三角面分离实体,根据命令提示,先选择断层面,然后选择若干断层实体,右键执行命令,就可以完成分离了。 五、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1.区分上盘下盘 在层浏览器中,“矿区岩层模拟”下新建“上盘”和“下盘”两个子层。选中刚刚分离出来断层面以上的岩层实体,在属性框中修改它的子层为“上盘”,选中断层面以下的岩层实体修改为“下盘”。 2.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打开三角面捕捉,选中所有上盘岩层,使用移动命令,沿断层面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为上盘上升;选中所有下盘岩层,沿断层面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是下盘下降。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矿山数字化#采矿工程
00:00 / 08: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基于钻孔的连续地层建模 往期内容《严格符合平面剖面地质界线的地层建模》和《3dmine第四系小地质体建模》基于地质解译成果完成了某矿区地层建模。3dmine软件钻孔菜单下的“连续地层建模”功能支持根据钻孔、探槽等原始数据建立地层模型。以下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该功能,并与前期模型进行对比。 一、反向提取钻孔与探槽数据 具体操作可参考往期内容《没钻孔我就自己造——3dmin储量计算(1)》。 二、生成地表模型边界 利用表面菜单中的“生成DTM边界”功能,形成连续地层建模所需的边界线。 三、连续地层建模 点击钻孔—地层建模—连续地层建模,在对话框中设置: 1.矿层选择:在地层表中选择地层代号,通过“自定义层序”设置需建模的层(示例仅选用T2tj1-4和T2tj1-3),并勾选地表约束; 2.缺失层尖灭处理:提供间距系数法与趋势延伸法; 3.插值设置:网格间距设为10,选用克里格插值(因矿层具各向异性),主轴方位角设为65度,主次轴比例设为2; 4.建模设置:包括是否处理浅孔连续层位、顶底板边界封闭及断层自动检测; 5.生成模型:设置完成后选择建模边界,自动生成模型。 四、总结 通过“连续地层建模”生成的模型与基于地质工程师解译所建模型差异较大。该功能可能更适用于近水平矿层(如煤层),而对倾角较大或非层状矿体的适应性有限。 #采矿工程#3dmine#露天开采#地质建模#地质钻孔
00:00 / 07: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新建块体模型——快速计算分层剥采比(1) 前期已通过《3dmine快速生成矿山分层平面图》完成分层平面图,接下来需建立分层矿岩量表并计算分层剥采比,需使用3dmine的块体模型。 以下是新建块体模型并赋值的步骤: 一、创建块体模型 先打开已建好的地层模型(参见往期内容《严格符合平面剖面地质界线的地层建模》)。 点击【块体】→【创建】→【建立块体模型】,在对话框中自定义名称或使用默认名称。块体尺寸根据已打开地层模型的XYZ坐标范围自动生成。根据最薄地层厚度(约20m),设置块体尺寸为5×5×5m,次级模块尺寸设为2.5×2.5×2.5m以提高边缘精度。 二、新建属性并赋值 1.新建属性: 在层浏览器中右键块体模型,选择【新建属性】。在对话框中右键添加“体重”“矿岩类型”“地层代号”三个属性 2.地层代号赋值: 右键块体模型选择【添加约束显示】,约束类型选“实体”,选择对应地层模型(如T2l2),勾选“内部”,添加约束后确定。 点击【块体】→【赋值】→【单一赋值】,选择“地层代号”,输入值(如T2l2),勾选“对当前显示的块赋值”,确认完成。对其他地层(T2tj1-1至T2tj1-5、Qfspl)重复操作完成赋值。 3.矿岩类型赋值: 根据地质资料,T2tj1-1至T2tj1-4为矿层,T2tj1-5、Qfspl、T2l2为废石。 通过【块体约束引擎】选择“块值约束”,参数选“地层代号”,操作符为“=”,分别添加T2tj1-1至T2tj1-4(约束组合选OR),确认后约束显示这些块体。 使用【单一赋值】功能,将“矿岩类型”赋值为“矿石”。 4.体重赋值: 矿石体重设为2.61,废石设为2.5。 三、保存块体模型 块体模型需通过专用功能保存:点击【块体】→【文件】→【保存模型】。 #采矿工程#3dmine#露天开采#矿山设计#块体模型
00:00 / 07: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严格符合平面剖面地质界线的地层建模 这是一个石灰石矿区,已有地形地质图和4张地质剖面图。剖面较少,直接按剖面建模不能严格符合平面地质界线。用3dmine创建符合平面和剖面地质界线的地层模型。 一、转换地质剖面提取地质界线 (1)平面地质界线:用地形等高线生成地表模型,使用“点线落到DTM面上”功能将平面地质界线落到地表。 (2)转换地质剖面:参考往期内容《地质剖面快速转换——3dmine矿体建模(1)》。 (3)提取剖面地质界线,将同一地质界面的平面和剖面界线保存为3ds文件,共5个。 二、生成三维地质界面 打开一个地质界线文件,连接剖面地质界线的底部端点作为底边,与上地质线连三角网,形成三维地质界面。再偏移上地质线生成辅助面,合并三角网。 三、创建待切分的地质体 生成地表模型边界线,赋Z值到最低储量计算高程。边界线向内收缩1m,创建柱状体,高度超出地表。使用“保留面以下的实体”功能与地表模型运算,得到待切分地质体。 四、切分地质体 用三维地质界面切分地质体,最终得到符合地质界线约束的地层模型。 更多关于地层建模的内容,还可以看看往期的《3dmine露天矿逆断层模拟》《3dmine露天矿岩层三维模拟》《3dmine倒转背斜向斜三维模拟》和《3dmine褶皱岩层快速三维模拟》。 #采矿工程#3dmine#露天开采#矿山设计#地质建模
00:00 / 1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