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1
从1964年参加工作到2005年退休,黄振飞与公司风雨同舟,走过了整整41个春秋。“公司培养我,见证我的成长;我亲历公司的蓬勃发展。”他深情地说,“我们是彼此的见证者。” 18岁那年,汇龙中学初中毕业的黄振飞,以学徒工身份踏入建筑公司大门。那时的公司条件简陋:篱笆围墙、路西的小预制场、全公司唯一的一台搅拌机。“领些淘箩、扛棒、绳子、铁锹,提上一只夯,就去新工地‘开场’了。”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如东洋口农场,建造一层平房。工地地处海滩,淡水稀缺,生活用水需由农场拖拉机翻越范公堤到穿洋河运回。宋印方主任每日按人分水,“每人几牙刷缸水,一天的喝用全在里面,用完还不能随便倒掉,要留着拌砂浆。”粮食靠自带,“生活条件比农场的劳改犯还艰苦。”黄振飞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建筑工地的艰辛。 在“老年队”学成手艺后,他担任过副排(队)长,砌过轮窑,造过船。1975年,他成为首批“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毕业后走上预算员岗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公司积极向外拓展,支援油田建设。“公司施工的四大油田我都跑遍了:多次往返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办理事务;协调中原油田开工;在克拉玛依油田一干就是两年,最终收入一万元毛账。”这些经历,他记忆犹新。 1987年,黄振飞出任三工区主任,负责上海炼油厂高桥地区施工。为保生产任务,他全力主攻业务承接:每天骑着自行车到位于2号桥的工程公司,在各层级部门间穿梭、协调,甚至“软磨硬泡”。1988年处理甲方事故善后修复时,他一个月坚守现场,细致记录签证变更和口头决定,亲自圆满地完成了结算任务。 1995年,受公司委派,他以总经理代表身份到驻沪八分公司负责工作。在民主小区高层住宅项目施工过程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打桩技术难题、劳动力短缺、周边环境复杂等诸多困难和矛盾。大家加班加点,精益求精,不仅项目如期完工,获得了工期奖,更一举创下了上海市“白玉兰”杯优质工程奖。 除去外派时间,黄振飞长期在公司总部负责经营部工作。提及印象深刻之事,“一是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二是申报取得总承包一级资质(当时的建筑企业最高资质等级)。”他回忆道,“我和常务副总陈士春克服重重难关。获批时倍感轻松,过程却绝不轻松。”这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为企业默默耕耘的真实写照。(罗李忠)#启东建筑集团七十华诞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7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