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这些年,我总想着把画室招牌擦得更亮,却忘了先擦净心里的浮躁..." "美术生的苦,只有自己人最懂——半夜三点削炭笔削到手抽筋,冬天颜料冻得跟石头似的,复读生压力大...咱们都是一路熬过来的,谁还没在画室里崩溃过啊?" "可当我们把招生焦虑变成带刺的玩笑,把行业痛点变成攻击的弹药时,其实画布上最该修改的,是自己变形的心态透视" 这些年,美术高考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卷”的压力确实让我们偏离了方向。为了吸引关注,有些自媒体甚至用片面的观点评判行业现象,却未想过:每一位认真教学的老师、每一家用心办学的机构,都在为学生的梦想负重前行。这些言论或许刺痛了同行的付出,也传递了焦虑而非力量——这与我们“以美育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教育本应是“聚光”的事业,而非“拆台”的竞争。当我们沉迷于流量争议,却忘记了:同行不是对手,而是共同守护美术教育生态的伙伴;短视频的价值,不该是制造对立,而应是分享经验、传递温度、照亮学生的艺考路。 未来我们创作的方向:以“正能量”为笔,以“为行业赋能”为核心,用视频传递三类内容: 1. 分享教学干货,而非制造焦虑:未来将开放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如联考校考的技法总结、学生心理疏导策略、艺考政策解读等,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实际帮助; 2. 记录教育温度,而非炒作争议:聚焦学生成长故事、画室教学日常、师生互动细节,让更多人看到美术教育中“美育育人”的本质,而非被行业内卷遮蔽双眼; 3. 推动行业共生,而非对立竞争:主动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发起“美术教育经验交流”话题,呼吁同行彼此赋能——比如组织线上教研会、分享高校合作资源、探讨艺考改革对策等,让“卷”的能量转化为共同进步的动力。 "美术教育不该是零和博弈,当我们停止用刮刀相互挑剔,才能腾出手共同托起下一代人的调色盘——毕竟孩子们要临摹的,首先是我们执笔的姿势"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5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