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学习孔子智慧。里仁篇第四之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什么意思呢? 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表达了君子处世的中正之道。以下是逐层解析: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注释:1.无适(dí):不刻意亲近或依附某方。"适"通"敌",有对立、偏向之意。2.无莫:不盲目排斥或疏远。"莫"通"慕",亦有疏远义。3.义之与比:唯以"义"为准则。"比"即靠近、依从。白话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待天下人事,既不刻意偏向,也不盲目排斥,只以道义为准则。"深层内涵:1.超越二元对立: "无适无莫"体现君子不固守教条,既非绝对拥护("适"),亦非全盘否定("莫"),如孟子所言"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公孙丑上》)。2.经权统一的智慧: 孔子反对僵化思维。他评价管仲"不知礼"却肯定其仁德(《论语·宪问》),正是"义之与比"的实践——具体情境中灵活权衡。3.与"中庸"呼应: 《中庸》云"君子而时中",朱熹注"义者,天理之所宜",说明"义"是动态的合宜性判断,如同秤锤随物轻重调整("称物平施")。现实意义:•职场中:不盲从派系,按原则公正处事•人际间:不因亲疏预设立场,就事论理•文化态度:既不全盘西化也不泥古守旧,如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对比道家: 老子主张"无为",孔子则强调"有为而循义",体现儒家"入世中正"的特色。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延伸此意:"只在良知上裁度增减",正是心学对"义之与比"的诠释。此句堪称儒家实践理性的精髓,至今仍是应对复杂问题的智慧指南。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2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9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