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曲高和寡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在楚怀王、楚襄王时代,有一个文学家宋玉,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据说他很有文学天赋,并且相貌堂堂,口齿伶俐,且善于诡辩。 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听说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品行不端之处?”宋玉听了,并不先检讨自己,却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歌唱家,在我们都城的中心广场演唱。最先唱的是《下里》、《巴人》,他唱的时候,几千听众都跟着唱了起来;后来他又唱《阳春》、《白雪》,这时,能跟着唱的,却不过几十人。最后,唱更高级的歌曲时,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调越高深,能跟随同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为这段问答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对楚王问》。他所说的《下里》、《巴人》,是通俗的民间歌谣,《阳春》、《白雪》,是比较高深的乐曲。宋玉这段话意思是说:因为他的品格高超,所以一般人不了解他,同他合不来。 【出处】 成语“曲高和寡”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旧指知音难得。现多比喻言论或作品艰深,能理解的人很少。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努力zuan2天前
梁上君子 —— 成语故事 “梁上君子”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指窃贼,后亦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这则成语来源于《后汉书·陈宣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宣阴见之……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陈宣,字仲弓,颖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人。汉桓帝时,他曾在太丘任太丘长。他出身低微,很能体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平时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他为人正直,居心公正,无论做什么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乡里人的表率和榜样,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陈太丘”。 当时年成不好,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乡里有些人由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铤而走险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钻进了陈宣的家,躲在房梁上,以便相机行事。陈宣偶然间发现了梁上的小偷,但他不动声色,起床把儿子、孙子都叫了进来,严肃地教训他们说: “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时时刻刻地勉励自己,才能有出息。有一些做坏事的人,他们的本质并不坏,只因为染上了坏习惯,而自己又不知道克服,努力改过,只一味地任其发展,养成了做坏事的习惯,最终成为坏人。你们抬起头来,看看这位梁上君子吧,他就是这样的人。” 梁上的小偷听后,感到非常惭愧,连忙爬下来,向陈宣叩头认罪,陈宣说道:“我看你模样并不像一个坏人。你要记住我刚才所说的话。从此学好,别再当小偷了。不然的话,你会愈来愈穷困的!” 他又送给小偷两匹绢,并派家人把他送回家。这件事传出后,乡里人非常敬佩他。一些做坏事的人,在陈宣的教诲下,也纷纷改过自新。 #民间故事 #涨知识 #好书推荐🔥 #儿童读物推荐 #小学生成语故事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