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号:5201314lanzhiIP属地:浙江
最新作品发布时间:2025-10-22 18:17
有没有人光遇想带小萌新呀,我很会提供情绪价值,而且我人特别好₍˄·͈༝·͈˄*₎◞ ̑̑
晚风与旧书·续章 毛一凡在冬至那天接到哥哥毛亦辰的电话时,正和王文轩在图书馆老位置包书皮。电话里哥哥的声音带着雪天的凉意:“我今晚加班,你帮我把落在你宿舍的文件夹送过来,顺便一起吃晚饭。” 他抱着文件夹赶到哥哥公司楼下时,才发现王文轩非要塞给他的热可可还揣在怀里,温温热热的。毛亦辰看见他手里印着图书馆logo的保温袋,挑眉笑了笑:“给我的?”毛一凡脸一红,刚想解释,却被哥哥拉着往餐厅走:“上周我去学校,看见你俩在银杏道上捡叶子,别以为我没看见。” 这话让毛一凡瞬间僵在原地,手指攥着保温袋的带子泛白。毛亦辰却没再逗他,把菜单推过去:“王文轩那孩子我知道,上次你发烧,是他背着你去的校医院。”他顿了顿,舀了勺热汤递过来,“你喜欢就好,别藏着掖着,下次带他来家里吃饭,你嫂子早就想认识认识,能让你天天带热可可的人。”
有没有人想陪我玩鸡仔呀#蛋仔
16块钱出了俩个水波蛋#蛋仔
晚风与旧书·续篇 毛一凡发现哥哥毛亦辰站在宿舍楼下时,怀里还揣着给王文轩带的热牛奶,指尖的温度还没散尽。他下意识往身后藏了藏,却被哥哥一眼看穿——毛亦辰挑眉,目光扫过他另一只手里攥着的、半露着银杏叶书签的诗集,语气带着点戏谑:“藏什么?我又不是来抓小偷的。” 毛一凡的耳尖瞬间热了,刚想开口解释,毛亦辰却先拍了拍他的肩,往不远处的长椅努了努嘴:“陪我坐会儿,你那学霸朋友,我见过两次,帮你搬书那次,还帮我捡过掉落的文件。”他顿了顿,看着弟弟紧绷的侧脸,忽然笑了:“我还以为你要等毕业才敢说,没想到这么早就把人‘拐’到手了。” “哥!”毛一凡急得抬头,却撞进哥哥眼底的温和,“我没……我们就是……” “就是每天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分享热可可,还把初版诗集当宝贝似的互相借?”毛亦辰接过他手里的牛奶,指尖碰了碰杯壁,“温的,算你细心。”他顿了顿,声音放轻:“王文轩是个好姑娘,你别欺负人家。下次带她回家吃饭,你嫂子早就想看看,能让你每天早起半小时带桂花糕的人,到底长什么样。” 毛一凡愣在原地,直到哥哥走远了,才反应过来——原来哥哥早就知道,还悄悄替他护着这份小心思。他掏出手机给王文轩发消息,指尖都带着笑意,刚打完“我哥知道了”,就看见不远处的路灯下,王文轩抱着书站在那里,眼里盛着星星似的光。 “你都听见了?”毛一凡跑过去,心跳得飞快。 王文轩点头,把怀里的书递给他,是一本新包了书皮的《里尔克诗选》:“上次那本初版要还学姐了,这是我攒钱买的,给你。”她指尖划过书皮上绣的银杏叶,耳尖泛红,“还有……我爸妈也知道了,他们说,等放寒假,想请你去家里吃饺子。” 那天的晚风格外温柔,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连空气里都飘着桂花糕的甜香。 可这份甜没持续多久,就被王文轩手里的留学通知书打破了。那天在图书馆的老位置,王文轩把通知书推到毛一凡面前,指尖攥得发白:“是我申请的交换项目,去德国,一年……” 话没说完,就被毛一凡握住了手。他没看通知书,只盯着王文轩泛红的眼眶,声音比平时更软:“我知道你一直想去慕尼黑大学,看那里的图书馆。”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一片压平的玉兰花,和第一次见面时,晕在笔记本上的墨痕一模一样,“我查好了,德国的冬天会下雪,我攒了兼职的钱,等寒假就去找你,带你去看新天鹅堡。” 王文轩的眼泪砸在笔记本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却被毛一凡用指腹轻轻擦掉。他把通知书收起来,夹进那本《里尔克诗选》里,再递还给她:“这不是分别,是我们一起等的‘下一次见面’。你去那边好好读书,我在这里写论文,每天给你发图书馆的银杏叶照片,好不好?” 出发那天,毛一凡去机场送她,手里抱着一个保温箱,里面是刚做好的桂花糕,还带着热乎气:“路上吃,到了那边记得给我报平安。”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质的银杏叶耳钉,“我问过你室友,你耳垂上有耳洞,这个戴着,就当我陪着你。” 王文轩接过盒子,刚戴上一只,就被毛一凡轻轻抱住。机场的广播在催登机,他在她耳边轻声说:“一年很快的,我等你回来,还在图书馆的老位置,给你带热可可。”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王文轩看着窗外逐渐变小的城市,手里攥着那本夹着通知书的诗集,忽然发现书页间多了一张纸条,是毛一凡的字迹:“等你回来,我们就去看玉兰花,还要把德国的雪,和这里的银杏叶,一起夹进书里。” 接下来的一年,毛一凡的手机里存满了德国的照片——王文轩拍的慕尼黑图书馆、雪后的新天鹅堡,还有她戴着银杏叶耳钉,站在樱花树下的笑脸。而王文轩的邮箱里,每天都会收到一封邮件,有时是毛一凡写的论文片段,有时是图书馆的银杏叶照片,偶尔还会附上手写的便签,上面是他看到的野史趣闻,像极了以前在图书馆时,他凑在她耳边小声分享的样子。 寒假的时候,毛一凡真的去了德国。他站在慕尼黑机场的出口,看见王文轩穿着米色的大衣,戴着他送的耳钉,朝他跑来。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有了意义,就像旧书里的故事,翻到下一页,全是温柔的续篇。 一年后,王文轩回国那天,毛一凡推着行李箱去机场接她。他怀里抱着那本泛黄的初版诗集,书页间夹着一片德国的雪绒花,和一片新捡的银杏叶。 “欢迎回家。”毛一凡接过她的行李,把诗集递过去,“我哥和嫂子在家煮了饺子,说要给你接风。” 王文轩翻开诗集,雪绒花和银杏叶叠在一起,像两个少年心照不宣的约定,终于在晚风里,长成了最甜的模样。
晚风与旧书 毛一凡第一次见到王文轩,是在大学图书馆三楼的社科区。 那天他抱着一摞厚重的历史书找座位,转身时没注意,书角撞翻了对方手边的玻璃杯。透明的水流瞬间漫过摊开的笔记本,王文轩却没先顾着擦纸,反而伸手扶住他快歪倒的书堆,声音比午后的阳光还温和:“小心点,这些书看着就沉。” 毛一凡后来总想起那个瞬间——王文轩指尖沾着水,却没蹭到他的书皮,笔记本上晕开的墨痕像朵浅淡的云,而对方眼里的笑意,比窗外的玉兰花还软。 他们渐渐熟起来,总是在图书馆的老位置碰面。毛一凡爱读野史,总把看到的趣闻讲给主攻现当代文学的王文轩听;王文轩则会在毛一凡为论文焦头烂额时,递上一杯热可可,再把自己整理的文献笔记推过去:“这段理论或许能帮你圆论点。” 秋天来临的时候,图书馆的银杏叶落了满地。一次闭馆后,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很长。毛一凡踢着地上的落叶,忽然说:“其实我第一次见你,以为你是那种特别高冷的学霸。” 王文轩笑出声,路灯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光:“那你现在觉得我是什么样?” 毛一凡没立刻回答,直到走到宿舍楼下,才抬头看他:“是会帮我扶书、给我热可可的人。” 王文轩的耳尖在夜色里悄悄泛红,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诗集,递给毛一凡:“上次你说喜欢里尔克,我找学姐借到的初版本,你可以先看。” 书页间夹着一片干燥的银杏叶,叶脉清晰,像他们慢慢靠近的日子。毛一凡接过书,指尖不小心碰到王文轩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却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呼吸。 “明天还在老位置见?”王文轩问。 “嗯,”毛一凡点头,把诗集抱在怀里,“我带你爱吃的桂花糕。” 晚风拂过,把银杏叶吹得沙沙响。没有热烈的告白,没有亲密的触碰,只有两个少年心照不宣的约定,藏在旧书的墨香和温柔的夜色里,安静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