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创1亿摄氏度1000秒纪录
620
48
143
104
举报
发布时间:2021-06-02 17:13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陕西中考物理[捂脸]
1年前

24

分享
回复
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咱们国家托卡马克
4年前

41

分享
回复
T 7头带热成像[捂脸]
5月前

0

分享
回复
钢铁侠身上的能源就是这个原理[比心]
4年前

8

分享
回复
安徽合肥中科大科学岛托卡马克east
3年前

5

分享
回复
如果可以操纵引力,那不就可以造恒星了
4年前

3

分享
回复
在我们合肥
4年前

2

分享
回复
现在800秒了
1年前

0

分享
回复
烧开水[泪奔][泪奔][泪奔]
2年前

0

分享
回复
20秒照一下白宫
2年前

0

分享
回复
太阳也就是这个原理!
2年前

0

分享
回复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流泪][流泪][流泪]
2年前

0

分享
回复
这一家五金店就有@周俊豪 @非洲至尊宝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现在已经达到1056秒了!
3年前

3

分享
回复
我一直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回收能量的[泣不成声]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咱们什么时候有自己原创的科学研究 不再是追赶跟随别人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观众,你们不知道他怎么用?有了他。就可以造个太阳。
4年前

0

分享
回复
这个设备在我家附近的研究所的下面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窥探宇宙
窥探宇宙

粉丝105.6万获赞228.9万

智能文稿

人造太阳与可控核聚变技术解析

我国EAST装置的世界纪录

2021年5月28日,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又称东方超环)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成功实现1.2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101秒和1.6亿摄氏度运行20秒。这一数据将2020年12月韩国保持的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的记录延长了五倍,再次刷新世界之最。EAST是世界上首个实现超导托卡马克全超导的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的基本原理

核聚变是指将几个较轻的原子核融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融合过程中因质量损失,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损失的质量以能量形式释放,尽管质量损失微小,但乘以光速的平方后能量巨大。

当前人类使用的核聚变材料为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核聚变反应即氘和氚融合为氦。据计算,1升海水中含有的氘发生核聚变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将使人类摆脱传统燃料依赖,进入新能源时代。

托卡马克装置:可控核聚变的核心设备

托卡马克是利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离与融合:首先使氘和氚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在强相互作用下实现原子核融合。
  2. 高温要求:氘氚聚变反应启动需至少上亿摄氏度高温,这是技术难点之一。
  3. 磁约束解决方案:由于无材料能承受上亿摄氏度高温,采用苏联物理学家萨哈罗夫("氢弹之父")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磁约束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带电特性,通过磁场将其约束在真空腔内,使其绕磁场线运动而不接触容器,降低对材料的要求。

"托卡马克"一词源于俄语,代表环形真空室、磁场线圈等核心组件。世界首台托卡马克装置T1由苏联于1958年制造;我国首台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于1984年建成。

超导托卡马克:突破约束时间限制

传统托卡马克的局限

传统托卡马克装置使用普通材料线圈,存在电阻,长期运行会导致线圈发热,引发等离子体不稳定,难以维持长时间高温约束。

超导技术的优势

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采用超导材料制造线圈,超导状态下物质电阻为零,能量不会因电阻发热消耗,可输出稳定磁场,显著延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但超导性质需在接近绝对零度(极端低温)下实现,因此装置需同时维持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与接近绝对零度的线圈,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极端环境。

发展历程

  • 20世纪70年代:苏联建造世界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T7。
  • 1990年:苏联将T7装置移交中国,我国经三年改造后命名为HT-7,成为国内首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 东方超环(EAST):作为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代表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