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的兴衰#商业故事

14.7万
6490
5229
6458
举报
发布时间:2021-10-20 18:0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确实酒店都用两面针,但是酒店的牙膏都很难用,配的牙刷还容易刷出血[泪奔][泪奔][泪奔]
4年前

16

分享
回复
中华居然不是国产[捂脸][捂脸]
4年前

2601

分享
回复
没毛病两面针牙膏占据了绝大部分酒店的市场[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3月前

0

分享
回复
中华牙膏误导我,要赔我精神损失费。[呲牙][呲牙]
4年前

1895

分享
回复
两面针没有?你去大型超市看看去
4年前

4

分享
回复
一直以为中华牙膏是中国产的[捂脸][捂脸][捂脸]
4年前

354

分享
回复
酒店拿回来的[尬笑]
2月前

0

分享
回复
专注[看]小米都覆盖全类目了,还专注。
2月前

0

分享
回复
雷军讲的挺好,但没有以行践言
3月前

0

分享
回复
两面针牙膏老品牌挺好的,现在就只有酒店有
4年前

784

分享
回复
支持一下两面针吧,国产的
3年前

31

分享
回复
广西柳州生产的两面针草本植物牙膏真的很好[赞]
6天前

0

分享
回复
蓝天六必治呢?
4年前

7

分享
回复
专注 极致 口碑 快[比心][赞]
4年前

507

分享
回复
一直用中华牙膏的我泪流满面[捂脸]
4年前

7

分享
回复
我现在用的就是两面针牙膏
4年前

4

分享
回复
云南白药牙膏中国的[比心]
4年前

465

分享
回复
每次住酒店小牙膏用不完的 带回家,不然感觉扔了太浪费了,有和我一样的吗?[偷笑][偷笑]
4年前

2

分享
回复
印象深刻的是蓝天六必治[看]
4年前

2

分享
回复
黑人牙膏[捂脸][捂脸][捂脸]
4年前

87

分享
回复
全说商业
全说商业

粉丝1109.8万获赞1.1亿

智能文稿

两面针牙膏的兴衰历程

品牌现状:酒店渠道的“隐形霸主”

如今在普通消费者市场几乎难觅踪迹的两面针牙膏,却在酒店、洗浴中心、棋牌室等场所高频出现——“进十家酒店、棋牌室、按摩中心,基本上最少八家用的都是两面针”。这种特殊的市场存在感,与它曾经的国民品牌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辉煌:中国草本牙膏的开创者

1978年,柳州市牙膏厂组建成功并研发出第一支草本牙膏,即两面针。它曾创下连续15年销量第一的行业纪录,年销量最高达4亿支,还是中国日化行业较早的上市公司之一,是伴随一代人成长的国民品牌。

衰落原因:多元化扩张与外资竞争的双重冲击

1. 外资品牌的强势挤压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海外日化品牌迅速扩张,两面针面临高露洁、宝洁(佳洁士)、联合利华(中华牙膏,注:中华牙膏实际为荷兰联合利华旗下品牌)等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这些品牌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推广能力,逐渐占据主流市场。

2. 自身战略失误:盲目多元化导致资源分散

2004年后,两面针开启大规模多元化扩张,涉足领域包括房地产、精细化工、旅游业、药业、生活纸品、制浆造纸等实业,同时投资股票、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但多元化并未带来收益,反而造成严重亏损:2007年投资7家企业亏损5家,2008年投资8家亏损6家,2016年旗下8家子公司仍有一半处于亏损状态。

3. 核心业务投入不足

资源过度分散导致牙膏主业被忽视:2008-2013年6年间,两面针仅投入3000万元用于广告宣传,而同期高露洁单年广告费即达4亿元;2012年研发投入占比仅0.9%,低于云南白药牙膏的1.35%,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

近年发展:收缩战线与扭亏尝试

两面针逐渐收缩多元化业务,转向农村市场和酒店渠道,成为酒店牙膏市场的绝对霸主。2020年,在连续亏损14年后,公司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尽管净利润仅90万元,但标志着业务调整的初步成效。

商业启示:雷军“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

两面针的兴衰印证了商业聚焦的重要性。正如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企业需集中资源深耕核心业务。对比案例包括:因盲目扩张陷入困境的前山西首富李某、《鸡毛飞上天》原型人物周晓光,以及通过聚焦单品(将1000个产品砍至1款)实现成功的“毛巾哥”朱志军,均凸显了“专注”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