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20
44
51
举报
发布时间:2021-12-27 20:5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银河系到底是12万 还是18万光年
3年前

3

分享
回复
好期待 某天突然发现某个星球有外星人
3年前

4

分享
回复
刚刚看了科普视频,地球是个盘子[发呆]
3年前

2

分享
回复
银河系那么大房价还那么贵[流泪]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误会,质量与重量是不一样的,质应应等于构成原子的所以粒子组成,然而能量也是物质特性之一,物质相互作用力才产生类似于重量般的重力,而重力又与物质密度与能量密度相关,并非什么重力波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质量也是相对的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赞][赞][赞]
2年前

0

分享
回复
[赞][赞]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 770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信用卡没有还的必要了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超过100光年全靠演技!!!!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我出称谁出地方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不是宇宙的质量才28克吗?[捂脸]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棒旋结构,是两个星系缠绕之后,中心没完全趋于圆形。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3秒折叠电动车,,铝合金车架,出口品质,畅销新艺款,厂家直播,☞进主页有购物车🛒,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一杯美式 你的最爱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宇宙-观察
宇宙-观察

粉丝83.3万获赞334.3万

智能文稿

银河系的质量与结构

银河系的基本结构

银河系是直径约18万光年的棒旋星系,其核心特征为银心区域存在棒状结构,中心由质量达44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主导。该黑洞作为银河系的引力“定盘星”,维系着星系的整体结构,约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围绕其公转。

银河系的质量组成

银河系的质量由多种成分构成,主要包括:

  • 恒星:肉眼可见的主要质量载体,数量约1000亿到4000亿颗,是星系质量的基础组成部分。
  • 黑洞:除银心的超级黑洞外,还包括射电望远镜可探测的其他黑洞,虽数量远少于恒星,但单个体质量巨大。
  • 暗物质:通过暗物质探测卫星对银河系外侧恒星运动速度的分析确定,是星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力场分布起关键作用。
  • 行星与卫星:数量可能达到恒星数量的千倍(如地球与月球),但因观测限制,其总质量尚未被精确计入。

质量计算方法

天文学家主要通过引力参数推算银河系质量:

  • 恒星运动轨迹分析:欧洲航空航天局的盖亚卫星绘制了地球周围17亿颗恒星的运动轨迹,结合恒星运动速度与引力的关系,构建了银河系基本地图,引力成为计算质量的核心参数。
  • 暗物质质量推导:利用暗物质探测卫星,根据银河系外侧恒星的运动速度差异,反推暗物质的质量分布。

当前质量范围及争议

综合恒星、黑洞和暗物质的质量,目前推算银河系的质量下限约为1万亿太阳质量,上限约1.2万亿太阳质量。但该数据存在争议:

  • 行星与卫星的潜在贡献:尽管单个恒星系中行星和卫星的质量占比极低(如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仅占总质量的0.14%,太阳占99.86%),但银河系行星数量庞大,其总质量可能对星系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观测技术的局限性:目前仅发现数千颗系外行星(多位于几百到几千光年范围内),且受限于观测距离和精度,无法全面统计所有行星和卫星的质量。

观测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对银河系质量的精确测量面临多重挑战:

  • 视线遮挡:太阳系位于猎户座旋臂(银河系“郊区”),银道面的尘埃带遮挡了对银心区域及遥远恒星的直接观测,限制了结构和质量的精确测绘。
  • 行星观测难度:系外行星体积极小(若将恒星比作蚊子,行星仅相当于蚊子腿上的细菌),现有观测设备(如哈勃望远镜)及即将升空的韦伯望远镜均无法直接成像,仅能通过行星凌日导致的恒星亮度变化间接发现。

未来,若人类能突破技术限制(如近光速飞船或虫洞技术),实现数百万光年外对银河系的直视观测,或可通过真实图像测绘精确银河系地图,从而最终确定其真实质量。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