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领导者的重要价值#企业管理 #商业思维 #认知

2155
33
512
507
举报
发布时间:2022-03-07 09:0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同感!大部分公司到了最后往往追求的是指标的增长,而忘记公司团队起始的初衷。选择正确的事去做是极少数的,把事情做正确更是不易!做出成果难上加难!共鸣![比心]
3年前

8

分享
回复
意图,目标,指标,做指标的时候,不能忘了意图和目标是什么
3年前

7

分享
回复
一万个对!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工程修偏,对应,管理纠偏。思维观念能力。[比心]
3年前

3

分享
回复
朋友圈现在的人不会点赞评论。
3年前

2

分享
回复
战略—战术(抽象—具象)尽量量化[比心]
3年前

4

分享
回复
受教了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润哥思维缜密[赞]
3年前

2

分享
回复
背景音乐声音太大了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支持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做难而正确的事
3年前

2

分享
回复
意图翻译成目标,目标翻译成指标。目标管理要修编和纠正。做正确而难的事情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比心][比心][比心]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所以不是有了目标管理工具,管理者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受教,有感觉但是不会形容,这个解释很有同感
3年前

1

分享
回复
[感谢]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讲的真好[赞]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润总的忠粉[比心]
3年前

0

分享
回复
刘润
刘润

粉丝291.5万获赞1263.3万

智能文稿

目标管理与组织惰性的对抗

目标管理的先进性与核心挑战

目标管理是一种比任务管理更先进的管理制度,其核心优势在于让员工直接面对目标而非具体任务,从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然而,该制度对管理者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主要挑战在于将战略意图准确转化为目标,再将目标细化为可衡量的指标,这一过程需要管理者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战略意图-目标-指标的转化逻辑

从战略意图到目标:以私域建设为例

若公司战略意图是“建立私域以对冲公域流量价格飙升”,直接将目标定为“企业微信用户数”存在明显局限——私域的核心价值在于“重复、免费触达用户”,仅关注用户数量无法确保触达效果(例如用户可能屏蔽信息)。因此,更合理的目标应聚焦“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确保用户真实参与私域互动。

从目标到指标:衡量“活跃”的关键标准

目标确定后,需进一步转化为可量化指标。衡量“活跃用户”不能仅依赖“团队发布朋友圈数量”(这仅反映自身行为),而应关注用户互动质量,例如“单条朋友圈的平均点赞数”“平均评论数”等指标,这些数据直接反映用户对内容的接受度,与私域建设的核心意图(有效触达目标用户)一致。

组织惰性的根源与领导者的纠偏作用

组织惰性的本质:熵增倾向

组织自建立起便存在与生俱来的惰性,根源在于成员倾向于“寻找最短路径完成指标”,导致行为偏离目标与战略意图。例如,若指标仅定为“点赞评论数”,员工可能通过发布八卦内容刷数据,但此类用户并非私域所需的目标群体(如科技公司需吸引对科技感兴趣的用户),最终背离“对冲公域流量风险”的初衷。

领导者的核心职责:持续纠偏

对抗组织惰性是领导者的关键价值之一,具体表现为通过定期沟通(如周会)进行方向纠偏,不断提醒团队关注“真正的目标与意图”,而非仅盯着指标。这种纠偏是动态过程,需贯穿管理始终,确保团队行为与战略方向一致。

管理的本质:基本功决定效果

目标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的基本功——能否精准完成“意图-目标-指标”的转化,以及持续纠偏的能力。同一管理手段在不同企业效果差异显著,核心原因在于基本功的差异。管理者需认识到,任何管理工具的落地都需以扎实的转化能力和纠偏意识为支撑,方能实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