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
42
96
62
举报
发布时间:2022-08-30 18:58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有的家长不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不工作可能连学费和温饱都是问题,要解决生存问题
3年前·辽宁

31

分享
回复
这个孩子能棒[赞][赞][赞]
3年前·福建

25

分享
回复
这个女孩子很棒!能这么主动的去考虑和父母的关系还想着去解决问题[赞][赞][赞]
3年前·陕西

11

分享
回复
为什么,我会泪流满面[捂脸][捂脸]
3年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啊啊啊是兰老师!以前可喜欢看《超级育儿师》了[赞]
3年前·广东

3

分享
回复
兰海老师,你换个高清点的摄像头吧
3年前·内蒙古

3

分享
回复
孩子很棒,主动求助专业老师,兰海老师很棒[赞]
3年前·广东

7

分享
回复
老师也只能劝孩子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只能让孩子接受和体谅 我从小经历的就是这样 父母的软弱无能逼得我在8岁时就自己跑去体校 我从小就觉得 我被欺负没有人能帮助我 我只能自己变强才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3年前·天津

6

分享
回复
我竟然看哭了[捂脸]
3年前·山东

2

分享
回复
妈妈道歉的方式就是“快起来吃饭了”[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3年前·河北

12

分享
回复
还是女儿好,还能想着主动改善和妈妈关系,要是儿子就直接不理人了[抠鼻][抠鼻]
3年前·澳大利亚

8

分享
回复
我觉得可能不是孩子不主动的问题
3年前·内蒙古

13

分享
回复
孩子很棒
3年前·湖南

7

分享
回复
理解
3年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这很难,这个孩子会有很多心理压力,还要学习
3年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怎么参与连线
3年前·福建

1

分享
回复
[捂脸][捂脸][捂脸][捂脸]这是正常的吗?被女儿嫌弃,好吧,有。[流泪][流泪][流泪]
3年前·重庆

0

分享
回复
好样的老师
3年前·广东

5

分享
回复
确实这个问题很两难,我也是留守儿童,我现在有孩子了坚决不让她也做留守儿童
2年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
你好,兰海老师
3年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超级育儿师兰海
超级育儿师兰海

粉丝238.7万获赞477.5万

智能文稿

17岁女孩与母亲的沟通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矛盾背景与起源

17岁女孩自述与母亲存在显著沟通障碍,矛盾始于初二时期。当时母亲为改善家庭物质条件外出打工,将女孩寄养在二姨家。这段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女孩感到不自在、不适应,学习状态下滑,内心产生被抛弃感。当她向母亲表达不适并希望母亲回家时,母亲却认为女孩“抱怨”“不体谅”,双方沟通破裂,女孩陷入长期焦虑,甚至后续确诊双向情感障碍并服药。

双方的认知差异与情感隔阂

母亲的视角

母亲认为外出工作是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属于“为孩子好”的付出行为。面对女孩的负面状态,她可能感到自责却不知如何应对,进而选择回避问题,形成“用行动代替沟通”的应对模式(如矛盾后说“乖乖,我们去超市”)。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母亲转移注意力、给自己“台阶”的幼稚表现,反映出她对深度沟通的恐惧和能力不足。

女孩的视角

女孩更需要情感陪伴而非物质条件,渴望稳定的家庭环境而非寄人篱下的生活。母亲的离开让她感到被忽视,而母亲对其情绪的否定(“抱怨不体谅”)进一步加剧了隔阂。她认为母亲解决矛盾的方式(如“听话”“去超市”)回避核心问题,无法满足情感需求,导致沟通无效化和无奈感。

兰海老师的核心分析

双方矛盾的本质是初二时期形成的“双向不理解”:母亲将物质条件等同于爱,女孩将陪伴视为核心需求。母亲回归后,面对女孩的负面状态,内心既自责又无力,选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逃避问题;女孩则因长期未被理解而回避沟通,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女孩成长(17岁即将成年),其心智成熟度提升,更易察觉母亲处理问题的“幼稚”,但需认识到“母亲的幼稚”可能源于对情感表达的不擅长,而非不爱。

改善沟通的建议

  1. 理解母亲的“幼稚”行为:母亲说“去超市”“乖乖听话”等,实际是她道歉、缓和关系的笨拙方式,反映出成年人也可能存在情感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需接纳这种不完美。
  2. 主动发起深度沟通:女孩可扮演“成熟方”,明确向母亲表达自身需求(如“我需要你听我说完感受”“我希望我们能聊聊当时的事”),帮助母亲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3. 接纳双方的成长差异:随着女孩成年(如进入大学),会更清晰感受到母亲认知与时代的差距,此时需意识到“母亲未变,是自己在成长”,主动成为母亲了解世界的桥梁,而非批判者。

通过双向理解与主动沟通,可逐步修复情感连接,建立更成熟的亲子互动模式。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