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已经很厉害了,仅凭四川省,PK北方9省的经济和人口,诸葛亮已经非常厉害了
2年前·广东

25

分享
回复
渤海小吏,文大郎,讲三国还得看这俩老哥
2年前·上海

30

分享
回复
确实很多事情丞相在的时候不是事,丞相不在了,别人喊不动,调不停,平衡不了。人心不服。[暗中观察]
2年前·四川

435

分享
回复
真不放权的话,丞相死后蜀国分分钟内乱而亡
2年前·四川

106

分享
回复
越看越能理解丞相的伟大[比心][比心]
2年前·陕西

276

分享
回复
[赞][赞][赞]
6月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这么看,诸葛孔明太完人了
2年前·北京

32

分享
回复
就是在给孔明600年,给个刀枪不入的技能,也很难翻盘了,诸葛亮走的就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
2年前·四川

5

分享
回复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东州派 一帮投机者 觉得当时魏国投资回报不大 去了也是普通的封赏但是在皇叔这边才是雪中送炭 可是蜀汉集团确实离不开东州派 只是可惜压制益州本土太狠了
1年前·天津

0

分享
回复
[捂脸][捂脸]这是一根擎天巨柱啊,蒋琬费祎是撑不起这么强大的压力的。
2年前·安徽

89

分享
回复
[赞][赞]
1年前·山西

0

分享
回复
处罚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了,天见可怜我诸葛丞相[泣不成声]
2年前·安徽

55

分享
回复
刘备也是厉害,这种人物都能识出来
2年前·四川

2

分享
回复
有两个巴西人,却是没有阿根廷人呗?
2年前·辽宁

1

分享
回复
降将属于皇权派
7月前·浙江

0

分享
回复
总结一句话:刘禅太废,丞相真实旷世奇才。
2年前·北京

65

分享
回复
诸葛大名垂宇[玫瑰][玫瑰][玫瑰]
1年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想起了法家立派之争,卫鞅为代表的条文法以及依靠个人的术派,唯一区别是人亡政息
2年前·重庆

2

分享
回复
上下五千年,唯一的被后世称颂的“权臣”
1年前·重庆

1

分享
回复
...
丞相不善于pua,刘备才是pua大师
2年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粉丝209.4万获赞577.3万

智能文稿

诸葛亮的治国智慧与蜀汉政权的传承

对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误解与分权实践

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不会分权”“事必躬亲”,但史实表明其深谙分权与用人之道。诸葛亮将宫中事务全权交给董允,成都相府后勤由蒋琬总领,确保四川“足兵足食”的后勤输送。对于费祎,诸葛亮在其担任普通干部时便刻意提拔,曾单独与其同车以提升威望;北伐期间命费祎为参军,兼任赴吴外交大使与内部矛盾调解员,成功化解魏延与杨仪的激烈冲突,史载“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可见诸葛亮对人才的发掘与任用之精准。

诸葛亮的处罚艺术与威望

诸葛亮亲自处理蜀汉所有中级以上处罚,并非集权,而是因其具备无人能及的威望与能力,能使受罚者“心悦诚服,放弃报复,发自内心悔过”。典型案例包括:被定性为“乱群”的廖立,在诸葛亮去世后痛哭“我这辈子没希望了”;曾因军粮问题获罪的李严,听闻诸葛亮去世后“发病死”,因他深知唯有诸葛亮可能对其开恩。这种“神级处罚效果”源于诸葛亮集“威望、德行、纲领、才能、资历、手腕”于一身,其治下蜀汉达到“赏罚必信,无恶不惩,吏不容奸,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治理水平。

蒋琬、费祎时期的政策调整与挑战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延续其成规,维持了“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的局面,但因缺乏诸葛亮的威望与能力,逐渐面临治理困境:

  • 社会控制力下降:士兵逃逸现象抬头,“小事情已控制不住”。
  • 政策妥协:为安抚益州本土势力,蒋琬减少军费开支、缩小北伐规模,将军队屯于涪城震慑不服;费祎时期频繁大赦天下,19年间大赦6次(234年、238年、243年、246年、249年、251年),后期甚至三年一赦,与诸葛亮“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恩小惠”的理念相悖(诸葛亮时期仅刘禅继位时大赦一次)。

蜀汉政权的权力结构与矛盾根源

蜀汉高层长期以荆州派为核心(如蒋琬、费祎、董允均为荆州人),巴郡势力为辅,益州本土派政治地位受限。这种“外地人政权”结构导致益州大族在诸葛亮去世后反弹,追求经济利益(“藏户口搞垄断”)并抵制北伐。蒋琬、费祎的妥协未能根本解决矛盾,246年蒋琬、董允去世后,费祎独木难支;253年费祎被刺杀,蜀汉失去最后稳定支柱,后主刘禅自摄国事后,奸佞当道,政权逐渐瓦解。

诸葛亮作为“全技能点到伟大级别”的政治家,其治国智慧与个人威望是蜀汉稳定的核心;而其继承者因能力与威望不足,难以维系复杂的权力平衡,最终导致蜀汉走向衰落。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