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6929获赞4.3万
“囊萤夜读”是一则讲述古人勤奋好学的文言文故事,原文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萤夜读”的字面意思是:将萤火虫装进口袋中做成灯,在夜间读书时用其照明。这里的“囊”指用口袋装东西,“萤”即萤火虫,“夜读”指夜间读书。该故事出自文言文,讲述的是古人在缺乏现代照明条件下,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事迹。由于古代没有电灯,油灯是主要照明工具,但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灯油也是奢侈品,因此古人会想出利用自然光源(如萤火虫光、雪光)来继续读书的办法。
故事的主人公是车胤,晋朝人,从小热爱学习。文中“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是对他的描述:“胤”是其名,“恭勤不倦”意为肃敬勤勉、读书不知疲倦,“博学多通”指学识渊博、通晓许多道理(“通”即通晓、明白)。
车胤家境贫寒,无法经常获得灯油,因此在夏天捕捉数十只萤火虫,用白色薄绢做成的袋子(“练囊”)装起来。萤火虫的微弱光芒透过布袋透出,他便借此照明,继续读书。这对应原文“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其中“以”是“用来”的意思,“以夜继日”表示日夜不停。
与车胤故事相关的还有孙康映雪读书的事迹,二者合称为成语“囊萤映雪”。
孙康同样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冬天的夜晚,他发现窗外积雪在月光映照下反射出光亮,便利用这雪光在屋外读书。此后,只要有积雪,无论多冷,他都会坚持在户外看书。
“囊萤映雪”这一成语正是用来形容古人勤奋苦读的精神。
“囊萤夜读”及“囊萤映雪”的故事,传达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应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道理。这些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们彰显了坚持不懈、好学不倦的宝贵品质。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学苦读的故事?可以与小伙伴分享(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