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559获赞3.1万
酒泉市新苑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前往玉门和嘉峪关开展研学旅行,旨在践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理念,让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体验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与研学的快乐。活动以“向西出发,向快乐出发”为口号,要求同学们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在实践中成长。
王进喜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铁人”,被誉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港口被日军占领导致洋油进口渠道阻断,国内石油生产近乎停滞,“一滴汽油一滴血”成为民族危亡时刻的抗争动员令。14岁的王进喜此时便在石油河坝捞油谋生,与石油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铁人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为国奉献,其精神在“祁连巍巍,雪山绵延”的自然背景下更显崇高,至今仍激励着后人“弘扬铁人精神,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王进喜不仅投身油田建设,还关心下一代成长,经常到学校参与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经济进入恢复建设期,玉门油矿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53年,玉门油矿建设被正式列入国家“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起点。
玉门油矿曾创造多项工业奇迹,例如将六十多吨重、三十多米高的井架成功搬运至十三米外的新井场,这一创举后来在全国工业战线被广泛推广。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老一井”,是玉门油田开发历史的见证,对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此外,西河坝窑洞等遗迹也直观展现了玉门人艰苦创业的艰难历程。
本次研学旅行通过实地探访玉门油田、了解铁人事迹,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艰辛与国家发展的不易,从而传承“铁人精神”,树立为国奉献的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一次出行就是一次成长”的研学目标。
0
0
0
0
0
0
0
1
4
0
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