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抢首评
11
6
举报
发布时间:2023-07-12 18:2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高顿陈一磊讲CFA
高顿陈一磊讲CFA

粉丝2.5万获赞11.5万

智能文稿

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设置原则

一、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基本要求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₀)与备择假设(Hₐ)必须满足互斥且完备的条件,即两个假设的观点完全相反,且合在一起涵盖所有可能情况。

二、设置原则一:等号放在原假设

核心规则

原假设(H₀)必须包含等号(=、≤、≥),备择假设(Hₐ)不包含等号(≠、>、<)。这是统计分析中的约定俗成,即使从逻辑上互换后仍满足互斥完备性,也需遵循此规则。

实例说明

  1. 简单情形(等于与不等于)
    若检验目标为“某数值是否等于250次”,则原假设设为H₀:等于250次,备择假设设为Hₐ:不等于250次

    • 错误示例:若将原假设设为“不等于250次”,备择假设设为“等于250次”,虽满足互斥完备性,但不符合等号放在原假设的规则。
  2. 复杂情形(大于与小于)
    当检验目标涉及“大于”和“小于”时,有且仅有一个假设带等号,且等号必须在原假设中。

    • 正确示例:原假设设为H₀:≤250次,备择假设设为Hₐ:>250次;或原假设设为H₀:≥250次,备择假设设为Hₐ:<250次
    • 错误示例:若原假设为“<250次”,备择假设为“>250次”,则两者均不带等号,中间数值被遗漏,不满足完备性;若两者均带等号(如H₀:≤250次,Hₐ:≥250次),则存在重叠区域,不满足互斥性。

三、设置原则二:将主观想拒绝的内容放在原假设

核心逻辑

假设检验的决策仅有两种:拒绝原假设(reject H₀)不能拒绝原假设(not reject H₀),且两者的“力度”天壤之别:

  • 拒绝原假设:需找到“返利”(即样本统计量落在小概率事件区域),是强证据支持的结论(可理解为“找到反例,证明原假设错误”)。
  • 不能拒绝原假设:仅表示“未找到返利”,并非证明原假设正确,是弱力度结论(可能因样本不足,未来可能找到反例)。

因此,为使主观倾向的结论获得强证据支持,需将内心想拒绝的内容放在原假设,若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则可坚定支持备择假设。

实例说明

  1. 广场舞次数检验
    若主观认为“大妈年平均广场舞次数超过250次”(想拒绝“≤250次”),则设置:

    • H₀:年平均次数 ≤250次(想拒绝的内容)
    • Hₐ:年平均次数 >250次(主观倾向的内容)
      若拒绝H₀,说明有强证据支持“年平均次数>250次”,符合主观倾向。
  2. 中国人平均身高检验
    若检验目标为“中国人平均身高是否大于0.7米”(0.7米明显过低,想拒绝“≤0.7米”),则设置:

    • H₀:平均身高 ≤0.7米(想拒绝的内容)
    • Hₐ:平均身高 >0.7米(主观倾向的内容)
      若拒绝H₀,可强证据支持“平均身高>0.7米”。

四、总结

设置原假设与备择假设需遵循两大原则:

  1. 等号放在原假设:确保H₀包含=、≤、≥,Hₐ包含≠、>、<,满足互斥完备性。
  2. 想拒绝的内容放原假设:利用拒绝H₀的强力度结论,使主观倾向获得统计支持。

假设检验的决策力度有限,仅能通过拒绝H₀获得强证据,因此合理设置假设是后续检验步骤的基础。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