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第一次半马选的这个鞋,平时也没咋练,就看着好看了,还有这么多说法啊[捂脸][捂脸][捂脸]
7月前·河北

1

分享
回复
身高168,体重62,求推荐一款薄底竞速鞋[感谢]
1年前·山东

1

分享
回复
李宁,安踏,多威的薄底都行
1年前·河北

1

分享
回复
我就两双鞋向导17和啡鹏4,平时都是向导跑!正式跑步是2024.7开始!
10月前·重庆

0

分享
回复
平时比较多用的是尼龙板 应该跟薄底差不多
1年前·北京

0

分享
回复
差很多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薄底和缓震差伤膝盖怎么平衡些老师
1年前·辽宁

0

分享
回复
这个问题不存在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风行12是薄底吧,确实舒服些
1年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多威战神2,永远的神
1年前·山东

2

分享
回复
廉律赤兔7Pro穿的咋样[吐舌]
1年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还可以,有空我出个测评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已经把必迈惊碳fly退了换了多威征途3.说的对,我都不打算跑马拉松,买什么碳板
7月前·江西

0

分享
回复
绝大部分人都不适合穿薄底[捂脸],世面薄底鞋基本都是eva中底,相比发泡中底,更硬,对足,踝还有膝盖压力更大。受伤风险会更高,要承认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薄底鞋更适合水平高的竞技运动员去穿。所以场地中长跑钉鞋不是为了让你更快,而是硬性规定,放开规则没有人穿钉鞋的
1年前·山东

10

分享
回复
我就喜欢穿薄底竞速鞋,脚感好还便宜[呲牙][呲牙]
1年前·安徽

0

分享
回复
廉哥,你现在用的哪款薄底竞速鞋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李宁赤兔6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所以不带板的菁华是不是正正好?
1年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菁华不抗穿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赞][赞][赞]
1年前·辽宁

0

分享
回复
...
嘻嘻[看]
1年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半马练到118伤了三个月后,恢复训练后我又穿回了菁华14,把所有顶碳都收起来了
1年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啥牌薄底好鞋
1年前·辽宁

0

分享
回复
多威
1年前·辽宁

0

分享
回复
20年买来操场跑间歇的,但是20年秋天过后再没有跑过间歇,日常都是多威。碳板我也有,耐克next我有三双,但是这几年穿的越来越少了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慢跑我穿薄底鞋
1年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廉哥爱运动
廉哥爱运动

粉丝8818获赞9.5万

智能文稿

今天我想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聊聊跑鞋和马拉松训练的关系,这个观点可能和现在主流宣传不太一样,但我认为它更科学。

跑鞋类型与适用场景

市面上常见的跑鞋主要有四类:顶级缓震鞋、尼龙板鞋(所谓的综训鞋)、比赛用的顶级碳板鞋,以及现在相对小众的薄底竞速鞋。我的建议很明确:日常训练,无论是有氧还是强度训练,都应该穿薄底竞速鞋;碳板鞋只在比赛时使用

为什么不推荐日常穿碳板或尼龙板鞋?

现在很多宣传让大家购买各种类型的鞋子,但实际上多数人根本没必要。尤其是"综训鞋"这个概念,我认为它带有伪科学性质。尼龙板鞋或许可以作为过渡碳板鞋的选择,适合脚踝力量不足、需要一定推进力的跑者,脚感较碳板鞋更舒适,没那么硬。但要说跑强度时必须用综训鞋,那就大错特错了!

科学训练视角:强度训练的真相

什么是"跑强度"?懂科学训练的人知道,马拉松主要依靠慢肌纤维和有氧供能,日常训练应避开马拉松配速区间(M区)。强度训练主要涉及两个区间:间歇跑区间(I区)和乳酸阈值区间(T区)。

乳酸阈值训练的误区:对多数跑者,尤其是接触马拉松3-4年的新手来说,乳酸阈值训练几乎无法正确完成。因为他们的有氧水平、混氧水平和乳酸阈值水平差异不大,还没达到能准确把握乳酸阈值的程度。很多时候,他们还没找到乳酸阈值的体感,就已经跑到了间歇跑区间(I区),完全偏离了训练目标。

碳板/尼龙板鞋如何干扰训练效果?

很多人穿碳板或尼龙板鞋跑强度,以为能达到目标配速。但丹尼尔斯表等训练工具中的配速区间是基于真实能力的,而带推进力的鞋子会让配速失真——通常每公里能提升30秒左右,这足以跨越多个训练区间!

这种情况下:

  1. 配速达到了目标区间,但体感完全不是对应区间的真实感受
  2. 多数跑者使用的光电心率表本身就存在误差
  3. 最终导致训练数据完全不能反映真实水平,等于白练

运动医学视角:为何薄底竞速更适合日常训练?

从运动医学和发力模式来看,日常穿带板跑鞋问题更大:

  • 稳定性差:碳板鞋的稳定性普遍较弱
  • 发力模式异化:长期穿带板鞋会改变自然发力模式,依赖外部推进而非自身肌肉力量
  • 力量训练不便:穿带板鞋进行力量训练很不方便
  • 忽视基础力量:薄底竞速鞋能真正锻炼脚踝和足底力量,因为跑者需要主动蹬伸发力

关于顶级缓震鞋的真相

绝大多数正常体重跑者完全没必要穿顶级缓震鞋。这类鞋子只适合大体重跑者,但说实话,我甚至不建议大体重人群以跑步作为主要运动方式——这本身就有点自相矛盾,大体重跑步受伤风险太高,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更安全的有氧运动。

薄底竞速鞋的价值回归

薄底竞速鞋完全能满足间歇跑、速度训练等需求。回想一下:当年没有碳板鞋时,马拉松赛道上大家不都穿薄底鞋吗?学生体测、中考体育也都是用这类鞋子。

为什么现在薄底竞速鞋在日常训练中少见了?因为它需要跑者通过大量训练才能稳定输出马拉松配速,而穿碳板鞋只需稍加训练就能达到相似配速。本质上,这是对训练捷径的追求,而非对真实能力的锤炼。

选择适合的训练装备,才能真正提升跑步能力,降低受伤风险。对多数跑者而言,一双薄底竞速鞋,配合科学训练,才是马拉松进步的正确路径。

猜你喜欢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