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23.0万获赞1176.1万
当下餐饮行业正面临一个核心问题:餐饮到底是不是服务业? 现在很多餐厅更像制造业——扫码点餐、自助结账、预制菜品,整个过程人与人几乎零接触。这种模式下,餐饮似乎丢失了产品本质、顾客体验和员工价值,只剩下效率与利润的计算。
餐饮人应当重新审视三个核心要素:产品、员工和顾客,这才是生意的根本。如果每天只关注坪效、人效、利润和高毛利菜品,就偏离了服务本质。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而非冰冷的数字和效率指标。
在追求效率与规模的时代浪潮中,或许餐饮人可以尝试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手工制作,不迎合快速消费。比如坚持每道菜现做,即使需要顾客等待半小时;愿意等的自然会留下,不愿等的可以离开。这种看似"低效"的模式,反而可能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一家夫妻经营的粤菜小馆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这家店虽然排队常达100多人,老板却因担心无法保证服务质量而一度关店。最终通过发放号码牌的方式,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让顾客有明确的等待预期。
国内餐饮曾追求20%-30%的净利润率,而国外成熟市场通常只有5%-8%。现在高利润率时代已经过去,餐饮人需要思考:
餐饮成功不一定要追求大面积、高翻台:
餐饮的成功不应被光环、奖项和荣誉所定义,这些外在标签可能带来风险,甚至让人偏离初心。真正的成功,是在产品、员工与顾客之间找到平衡,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0
5
11
0
0
35
0
86
13
25
2
12
0
0
21
1
9
0
0
0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