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间接移民安徽的就不提了,就说直接移民安徽都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湖北移民安徽发生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前,大量楚兵和少量楚贵族移民到了安徽,给他们带去了楚文化和楚文物,后来由于胡人在安徽肆虐,他们的楚文化没了,用上了串串文化[捂脸]
作者赞过
6天前·湖北

8

分享
回复
可是湖北人叫我们要饭的,他们说的对,当年老祖宗挑着一双儿女边走边要饭到江南的!
4天前·安徽

1

分享
回复
[感谢][感谢][感谢]
3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湖北广水(原应山县)与安徽宁国之间有着深刻的移民血缘关系。清同治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导致宁国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湖北广水则面临十年九旱的生存困境。大量广水人响应"劝农局"号召,挑着箩筐穿越千里迁徙至宁国,史称"一担箩筐下江南"。据统计,逾两千户上万农民迁入,今日宁国38万人口中有约20万是广水移民后裔。这段迁徙不仅改变了人口结构,更留下鲜活的文化印记:宁国部分地区至今保留着广水方言,"豁饭"等用语、除夕"守岁"习俗、特色菜肴滑肉等均源自广水。2008年,两地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寻根问祖和文化互动日益频繁,血脉相连的亲情穿越百年时光,仍在延续。
1周前·湖北

57

分享
回复
张氏寻找一担箩筐下江南宗亲,老字辈,永世宗传应维朝,庭光自有大文明,原住应山县长岭岗,现广水市长岭镇。三兄弟分家,下江南两个,留守一个,
作者赞过
3天前·湖北

4

分享
回复
所以说,为了一个黄梅戏,骂来骂去,结果有可能骂的还是自己祖宗!
作者赞过
6天前·湖北

3

分享
回复
我是广德人,祖籍宜昌的,建东韩姓,23世永字辈,宁国港口,河沥溪也有自家人,
4天前·新疆

3

分享
回复
[赞][赞][赞]
3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我是安徽池州的,听说这个村都是湖北移民过来的[比心][比心][比心]
作者赞过
6天前·浙江

16

分享
回复
我们广水李店有一个“麻城村”,估计也有相同的故事[呲牙][呲牙][呲牙]
6天前·湖北

5

分享
回复
我们祖上就是那个时候从随州随县,一旦箩筐到江南的宁国旁边的广德[灵机一动]还好我寻到根了[V5]
作者赞过
4天前·安徽

15

分享
回复
我们家族某支,清中黄陂迁罗山,然后清末罗山又迁徽州郎溪,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年代,一个原因
作者赞过
3天前·湖北

2

分享
回复
宁国萝卜应山种
5天前·浙江

0

分享
回复
[赞][赞][赞]
5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我相反 安徽黄山 移民湖北
作者赞过
3天前·云南

3

分享
回复
我大悟的,我村当年就有很多去宁国的。前几年还有很多人回老家看看。
作者赞过
6天前·湖北

4

分享
回复
解放前我叔叔下江南到了安徽安庆 十几年前我的堂哥带家谱找回了广水[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1周前·广东

3

分享
回复
[爱心][爱心][爱心]
1周前·湖北

1

分享
回复
德阳还有个孝感镇,真是让我大为震撼[灵机一动]
作者赞过
3天前·湖北

2

分享
回复
我们这里有个麻城村[尬笑][尬笑]
3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我们挑的近挑到枣阳[看]
作者赞过
3天前·湖北

2

分享
回复
[呲牙][呲牙][呲牙]
3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同治年间,应山周家大湾周姓移民至宁国
1天前·安徽

1

分享
回复
看来清朝末年民间老百姓是留着汉服的,只是剃发且扎了个辫子而已!好好打点一下那些说清朝汉服彻底断代的人!
5天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服装这个事就不知道了[呲牙][呲牙][呲牙]
5天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60万人的广水gdp还没有37万人的宁国高,兄弟们出去也是混好了[捂脸]
作者赞过
1周前·山东

45

分享
回复
宁国经济发展比广水还好
1周前·广东

5

分享
回复
是的[赞][赞][赞]
1周前·湖北

0

分享
回复
难怪我在浙江时听到一个安吉超市老板说随州话
作者赞过
2天前·湖北

3

分享
回复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