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么怎样面对死亡才是我们此生必做的功课。
3小时前·北京

0

分享
回复
佛教的核心是灵魂是实的,其它是虚的。
2天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你确定佛法说无自性?[捂脸]
4天前·北京

2

分享
回复
老祖宗早就说了,人死如灯灭…缘去缘空…[感谢]
16小时前·江西

0

分享
回复
地藏经如何认知?
3天前·陕西

0

分享
回复
佛教里说的轮回转世,周老师怎么看呢
3天前·江苏

1

分享
回复
哲学不能了脱生死!哲学是个死胡同!佛学的智慧是: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在无我涅槃究竟上完全是一。无我了,也即生死也就不存在了!时间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刹那间生,刹那间死。[感谢][感谢][感谢]
6天前·辽宁

6

分享
回复
#“凡愚不了刹那生灭,而知诸色于最后位变坏可得。变谓少壮衰病,枯槁零落。坏谓死亡销尽。故此以之比证刹那变坏。谓若离刹那变坏,即是先时色等恒住,先即恒住,不应后时欻尔变坏。等一法故,后应如前,凝然恒住,后即变坏,不应先时恒住。等一法故,前应如后,刹那生灭。然诸有情不觉先时变坏者,谓色等自类相续。前后密移,细相变坏,不可感觉,要至后时渐增为因,粗相变坏乃可得知,此凡愚所以不了刹那生灭。然诸色等,内如根身,外如草木,设非刹那变坏者,应诸少年突然衰老,诸嫩芽等突然枯丧。然世无此,故知由少而壯,由壮而老,实乃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刹那刹那皆在变灭中。灭谓前念色灭,变谓后念色生。如此新陈代谢,乃壮盛不生,壮若恒壮,则老死不生,种若恒住,则芽不生,芽若恒芽,则茎叶不生,茎叶若恒茎叶,则果实不生。是则人生之意趣全无,宇宙之生机顿息。有情尽成土偶,世间皆变洪荒,不但无常之理不立,生生之义亦不成矣。 故观无常,则必极于刹那变坏。言生理,则必极于念念新生。盖生之于灭,一事二分,有生则必有灭,无灭亦复无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宋儒曰: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
2天前·新疆

1

分享
回复
人类自己回答不了生命的问题,我们没有这个智力。
4天前·新疆

0

分享
回复
人类只能对生进行探索,所有对死的认知都是揣测,即便个别人类比如佛陀知道,我们也无法真正认知到他的认知。
3天前·江西

0

分享
回复
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恰恰能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宝贵。正如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所认为的,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生活,如何实现自我,以及如何对身边的人和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注意力从对来世的揣测,转移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全心全意去爱、去体验、去创造,这或许是对抗生命有限性最智慧的方式。
1周前·甘肃

5

分享
回复
如果了解了大脑是怎么工作的,是可以破解灵魂的谜团,现在的量子理论有个方向是大脑每一个观念形成都会作为量子纠缠存在大脑中,这些念头多了就会时刻出来控制你,这些念头是通过大脑量子计算机来实现的,所以说为什么婴儿是一张白纸,等有了实践经验就会逐渐接近大人
4天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世界结构不是偶然、若成立就会、有一个源头演化…这个源头、名可名——————永恒当下、第一次觉知起混沌中产生了、第一意识名可名、主意识、它衍生虚实层意识创造了一个载体、灵魂以不同振动频率、穿越各个虚实层
6天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这是很好的概括与总结,虽然这些都只是猜想的,因为终结真相是不可知的,正是基于这个不可知的前提,自由才得以产生,而正是基于自由,人才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4天前·四川

0

分享
回复
既然破我执,那佛教说修行,生死轮回,地狱报应怎么解释?
4天前·北京

1

分享
回复
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是无我,我离开这个世界也是无我,所以人活着的时候就要修炼无我的状态,这就是佛家的空
1周前·天津

14

分享
回复
自然界所有l生态形相,是在循环轮回的过程中的表现。生生不息。故在变化过程相互依存的,变化的。比如人的相,就是各种食物变成的。人死后变成了尘埃,随着不断的变化,也会变各种食物等各种生态之相。分享!
5天前·上海

0

分享
回复
其实佛教也局限于那个时代。释迦摩尼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人的生死轮回。
1周前·福建

2

分享
回复
此专家从来没解释清楚一个问题![捂脸]
1周前·新疆

1

分享
回复
...
灵魂就是高级的条件反射。肉体没了,灵魂就没了
5天前·辽宁

4

分享
回复
周国平•思想空间
周国平•思想空间

粉丝209.8万获赞800.6万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