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
1121
4670
3218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19:0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我看了很多集神秘园,现在觉得自己强的可怕,总想试一试[呲牙]但怕成为未来故事的主人公,怎么办[捂脸]
1天前·北京

2

分享
回复
有个夏尔巴人在峰顶无氧呆了26小时,还9次登顶珠峰,这才是最牛的![赞]
3天前·贵州

437

分享
回复
不要鼓励登珠峄,据说垃圾太多,让最后一块净土不要被污染了。
8小时前·上海

1

分享
回复
战斗民族还真是硬核[黑脸]
4天前·新疆

108

分享
回复
[看][看][看]
4天前·云南

4

分享
回复
晚了众人5个小时的波克里夫不但登顶,还三进三出救下3个人,简直封神了!
4天前·贵州

2178

分享
回复
我不理解这些人,想证明什么呢?证明自己可以征服大自然?能平安归来的,并不是你征服了自然,而是自然宽恕了你。
6小时前·陕西

0

分享
回复
波克里夫在1996年山难,拯救客户的生命,使他在1997年12月7日获得美国高山学会(American Alpine Club)颁发最高荣誉奖章"David A Sowles Award";不幸的是,就在18天后的圣诞节,他在安那普鲁纳遭遇雪崩而亡,当时他已经成功登上11座8000米山峰而未用氧气。
3天前·天津

324

分享
回复
神秘园300集,我来了[杀马特]
3天前·山西

135

分享
回复
反正新手去了包死,冬天容易起雾,一起大雾容易迷路,只要一迷路,包死,然后穿衣服,穿多或穿少,都会容易造成失温,一失温,包死,然后山上的补给几乎没有了,挂单的话,如果挂不上,包死,然后就是晚上时间把控不好,走夜路包死,真正零下二三十度,最冷的时候,那个风一吹,零下四五十度都有可能,真的包死,不信的话你就来吧,来了就包死,那嘎嘎滑的路,没有冰爪,一不小心滑下去坠崖,包死,然后就那个环境,那个温度,也每天要走20多公里路,十来个小时,连续三天走不完,也没有科技,包死,反正就是包死[戳手手][戳手手][戳手手]
2小时前·浙江

2

分享
回复
来都来了虽然是个调侃的话,但是走到那个地步确实很难回头,人总是会抱着侥幸心理拼一把,到了8790那个海拔不去峰顶等于没去珠峰一样的,尤其是高铭和那种依赖其他公司投资才能有机会去珠峰的你不拼不行啊,一趟花销那么大只有登顶才能名利双收
3天前·甘肃

6

分享
回复
@氧乐多: 我曾经三次登珠峰,没有一次登上,真心的很不容易。首先体能和高海拔缺氧,就限制了很多人,至少80%以上的人是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的。再次就是装备,从申请开始,整套下来加上营地的费用,至少需要50万以上。我的三次登峰和大多数人结局一样,每次都停在了新都桥,没办法新都桥真好玩[看]
17小时前·贵州

3

分享
回复
为什么夏尔巴人不算第一个爬上的人呢。是他们在进行维护这些绳索什么的。感觉特别厉害。如果他们也能成立个公司,以公司来活动,那应该会很规范,向导也更专业,死的人也会少。
6小时前·英国

0

分享
回复
可我还是觉得夏尔巴人是主要责任啊。排除自然天气的因素,第一个“阳台”那里就是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梯子的组装和维护。虽然他们也很不容易要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工作,但计划就是计划,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不就是失职吗(没有说其他人没错的意思)
2天前·江苏

4

分享
回复
全程无氧,独自一人,没有夏尔巴人,没有团队,甚至没有装备,成功登顶老君山[灵机一动]
4小时前·河南

4

分享
回复
其实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想要攀登珠峰的话。能不能在珠峰附近或者类似的高原地带先居住一两年适应高原环境?在攀登珠峰,起码你的身体能更适应周围的环境。短暂的训练应该比不上长期的居住吧[躺平]
1天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伯克利夫才是最聪明的,那么多人一起肯定消耗体力,行动缓慢,
1小时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安全第一。有点像废话,不遵守的人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登山是这样,投资也是如此。为了可能的少量利润,买入泡沫化的标的,最后被套在高高的山顶上,万劫不复。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投资者,本金积累是很困难的,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工作和投资的结余,一次惨重的失败就等于被市场消灭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东山再起。
1天前·浙江

0

分享
回复
因为伤势过重而被放弃,熬过了一晚上的风雪,第二天独自一人爬回营地???
4天前·甘肃

138

分享
回复
我已经在抖音爬完了鳌太线、珠峰、四姑娘山、梅里雪山、南太行线……并且熟知珠峰各个营地[暗中观察]我现在强得可怕
3小时前·贵州

0

分享
回复
毛子真超人,无氧登顶三进三出。估计在西伯利亚洗冰水澡习惯了
3天前·湖北

17

分享
回复
知图
知图

粉丝27.6万获赞223.1万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