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三连击(12)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吗?#逻辑 #诡辩 #谬误 #辩论 #秦始皇

1.2万
80
3402
1512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02 20:43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第一个问题,我能论证一下,我们都是老百姓,在民本思想里面,秦始皇无疑是错误的,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是有很多功绩没错,但也只是出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罢了
3天前·江西

24

分享
回复
这一期谈的是辩证而不是逻辑
1周前·安徽

816

分享
回复
我觉得第一个是错的,秦的历史危害更大,秦推出的严刑峻法完全是出于统治者的需要,这种治理模式在创造短期秩序的同时,往往以牺牲长期文明竞争力为代价,其与现代文明追求的人本主义、科学精神存在结构完全是相反的。历史表明,不停轮回,科技不停倒退的中国封建社会是秦制开创的,它将一个聪明的名族压制成最弱的民族
1周前·河北

14

分享
回复
你之所以认为第一句对秦始皇的评价“严谨无逻辑错误”,大概是因为这是课本上的话让你觉得熟悉罢了。事实上,“千古一帝”是一种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小众词汇,缺乏群众公认的评价标准。它用在某个帝王头上,更像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形容词。
6天前·山东

57

分享
回复
三题都是谬论,第一个秦始皇的政策是功绩吗,直接从确定是功绩,接着变成千古一帝,中间缺乏有力论述,仿佛所有人都默认他做的是功绩。 第二题,AI伴侣为何会导致失去社交能力,说不定还是增强,又跟第一题一样,缺乏有逻辑的论述,直接跳到结论。 第三题也是,考试为何会导致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考试只是一个节点,考试可以有各种方式,又是理所当然跳到结果。三个问题包括最终解说都是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方式,这才叫没逻辑。
5天前·福建

12

分享
回复
其他的不知道,第一个倒是有些了解,两种说法都是秦始皇,可以说是两个时期的秦始皇,刚统一后秦始皇制订秦律,经营民心,把六国贵族手上的土地收回来分给老百姓。以仁心治天下。经常巡游天下,体恤民情,不仅没有对六国贵族赶尽杀绝,反而将六国的大学士收纳归朝廷当官甚至身居高位。可以这些人随在秦国谋事到心依旧向着六国,对秦始皇多次侮辱讥讽阻碍秦始皇推行国策。甚至祸害秦国的百姓。但秦始皇跟舔狗一样以为给他们足够的包容终将有一天能感动他们,让天下实现真正的统一。对,其实秦始皇到最后都没有做到真正的统一,他只是统一了土地而已。直到有一天秦始皇巡游途中遭到刺杀,在他面前作为他替身的马车被巨石碾得粉碎。他知道三分之一的概率他可能已经死了。从这之后秦始皇性情大变。他认为仁政换来的却是一只只的白眼狼,他知道他巡游的路线只有皇宫里的大学士们知道,他们联合六国余孽要杀死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想着旧国,这些混账的读书人。好啊,好啊,那就让六国的传承全都成为秦国土地的养分吧。之后便是焚书坑儒。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急不来了,他准备慢慢来,让这个世界只有秦国的文字,只有秦国的理念。等到这些大学士都死了,下一代文化才能统一
5天前·重庆

19

分享
回复
中文里,称千古一帝,是对历史帝王最高的赞誉,我们是民,所以评价帝王的标准是民本思想,反驳方并无错。统①就一定是对的,这只是一个观点,基于这个观点,才有对蒙元和满清的歌颂,什么时候能公开讨论这个观点的对错与否,才代表我们有了基本的文明。
3天前·浙江

5

分享
回复
第一组问题:支持A,因为B说的以偏概全。战争肯定会死人,按照B那么说,中国如果要统一,还不能打仗的话就别解放了呗[酷拽]第二组问题:他们都忽略了现实。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有网络和线下的社交方式。对于高压社会环境的地区,人们普遍选择网络来“逃避”生活。对于低压力社会环境地区会拿网络来“娱乐”。这一点如果你想了解我的想法建议跟我私聊[送心]第三个问题:思维定势才是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元凶(我的观点)如果为了社会发展,我建议从各种方面选拔优质人才,而不是仅通过考试。同样,这些考试也是下限。你可以理解为,前者拔高上限,后者提高下限。权利腐败这些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适当加强力度,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
5天前·河北

3

分享
回复
第二个,为什么可以用“可能会导致……”,来论证“没有好处”这种绝对的结论?[宕机]就算“模拟人类情感”是对AI的限定词,但是发展这种AI也不一定是完全没有好处吧。
1周前·上海

13

分享
回复
第一个应该是不相干谬误的红鲱鱼,只是在讨论功绩算不算千古一帝,而不是功绩是如何得来的;第二个可能是轻率概括?用电话的影响来论述ai的影响;第三个就是明显的稻草人谬误了,设置一个极端的虚假目标进行驳斥
1周前·重庆

11

分享
回复
第一个栗子就一点儿没有逻辑严谨性[坏笑],“千古一帝”的定义是随着主观强调目标的变化而可以更改的。双方争的是对千古一帝的定义权。并非逻辑上的是非。
4天前·北京

2

分享
回复
第二题小明不是滑坡谬误吗?就算寄托情感在机器上怎么就会丧失人际交往?孤独症的定义是啥,目前引起孤独症的因素都不能完全确定就能加剧孤独症了吗?
1周前·重庆

23

分享
回复
先不讨论作者本人糟糕的理论水平和穿凿附会的吹毛求疵。这个视频不才是真正的逻辑谬误吗,只要否定你反驳的形式,就能否定你反驳的内容。这样吧作者先判断一个逻辑学命题“世界上没有逻辑谬误的话一定是正确的话。”而且三个选题完全是故意夹带私货的设置议题。
3天前·四川

4

分享
回复
我对第一个问题有点疑问和疑惑,我认为并没有剖析底层逻辑,主播着重说了从历史长远来看,那么假如秦始皇没做到,是不是就证明后代皇帝就做不到?同样这个大一统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这个是不是也是考量基础?同样,千古一帝我认为是要考量他的这一生的功过,而非单指某一特定时期,同样千古一帝的评价是跟在位过的所有皇帝来比较才是合适的。 希望博主或大佬能帮忙指正我这样的逻辑对不对。
5天前·甘肃

0

分享
回复
坦白讲 我觉得对于第一个来说 双方说的都有问题 评价功绩和过错的标准是什么 谁来定义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对于第二个问题双方也都存在问题 Ai到底能不能模拟人类情感 这种模拟能不能产生影响 还存在疑问 我不认为这个可以拿来当做论据 所以你无法确切的表明它和电话的差别
6天前·广西

4

分享
回复
第一个,属于雄辩,即没有明确定义论点什么叫做“千古一帝”后面再来找补;第二题自己有个明显的非黑即白漏洞,注意它的论点是“发展AI伴侣‘没有好处’”,一开始已经给出了极端论断,后面也只挑负面,完全脱离了辨证。所以反驳不可靠,但是不代表立论也正确,相反,这可能才是媒体夹带私货输出观点的工具。
3天前·上海

2

分享
回复
两人对话,你说这个人好,我说这个人不好,我是为了回答你说的好;然后你说,人都不是完美的,肯定有好有坏,你这样是不对的,一顿扣帽子。这是用辩证法设置逻辑陷阱。
5天前·吉林

8

分享
回复
我感觉第2个就很像最近的ai绘画,有人拿工人砸珍妮纺纱机来类比,可实际上两者的性质并不是很相同,工人缝制本来就是简单劳动,他不需要人的思考和创新,但是绘画这件事上,画的价值本来就在于它的原创性。这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来论证艺术创作,我在第1次看到时就觉得是在偷换概念。@
4天前·广西

3

分享
回复
那用两个共识性的正确论述来引导一个有争议的论点,通过反驳其对立观点论证方法的错误,来使人们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与前两者等同,是一种什么行为。
5天前·上海

1

分享
回复
前两题,分析的有点道理。第三题,两个人都有问题,都没有结合现实分析,秦始皇属于历史评价,ai伴侣还没有成功商业化,但是教育问题是实打实的现实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发展程度,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不结合现实就是抬杠[看]
6天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WY·灯塔
WY·灯塔

粉丝4.3万获赞26.3万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