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3
138
1184
623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09 17:52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爱文字的人,会不会和我一样很抵触这些词,就是说不出口,就好像别人把来“操”这样的词当口头禅,可我就认定这是辱骂词,低下恶俗!
6分钟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确实,现代人词语是匮乏的,尤其是现代孩子们,懒得说话,还曲解词语意思,能简单到一两个字、词代替很多句话。
2小时前·河南

0

分享
回复
这个事很大程度上网红都没文化,门槛低,只能用他们微不足道的词汇随便捏造。这却恰恰是我喜欢都靓的原因,平和而有温度又带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力量,轻缓的徐徐道来知识本该有的样子。。。
12小时前·北京

7

分享
回复
文化的发生传播方式和过去不同了,农业社会的时候,文化是层级化的,只流行于小众圈子里,更多的人是不识字的,所以那个时候,上层阶级想要了解民俗俚语,反而要出去采风。到了工业社会,文化已经扁平化了,是个人只要识字都觉得自己是有知识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知识本身不够厚重但又很活跃的人,一些成语才变成了梗。所以实际上,这是两个文化圈层的问题,互相之间会有影响,但互相之间也肯定有隔阂,而且文化这个东西一般做不到雅俗共赏。
1天前·江苏

1

分享
回复
你说有误。准确来说,这应该是“文化回归大众”——要知道,许多古代文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权贵阶层中流传,如今才真正走向了普通大众。
5小时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因为那会儿要想出人头地必须经过科考,李白杜甫再有传世之作终究因为没有参加科考无缘唐宋八大家,现在的各种升学考都变成流水线了,君子六艺现在就剩下考试成绩了[抠鼻]
1天前·辽宁

3

分享
回复
我记得卧龙凤雏是从西虹市首富那时成贬义词火起来的…
1天前·天津

34

分享
回复
中国与中华在被人有意识的去做割裂,谁叫我们只是暂住的居民呢[尴尬流汗]
1天前·贵州

13

分享
回复
现在确实语言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了,即便偶尔也用个词来形容什么,也觉得略显书面化,所以“包的”这类词好像更符合当下的口语习惯。
1天前·浙江

21

分享
回复
让小孩成长,让老者安宁,迷茫的人变得坚定,急躁的人变得从容[比心][比心]
1天前·江西

12

分享
回复
成语是古代的热梗。形容得太好了。可是当年创造这些热梗的人,要么风流倜傥,要么学富五车,总之是惊才绝艳之辈。再看看现在创造热梗的人呢?你个老六,我真是服了,GIAO,然而现在互联网自媒体如此发达,为了蹭热度而模仿这些粗俗玩意儿的人数不胜数。我是真怕有一天我的孩子再也不会记得那些成语,那些诗词,就只会那些粗鄙之言了。
1天前·黑龙江

11

分享
回复
说的特别好,每一回看到类似推荐推广的,特别想说可以读一篇里面的内容,让想买的人真实感受一下,总感觉这样比说这么多更好。
1天前·天津

18

分享
回复
“古代的热梗”这个切入角度绝了,爱了!足够让成语玩爆网络热梗![比心]
21小时前·新疆

11

分享
回复
卧龙凤雏从来都没有变成贬义词,只是现代人一种说反话的用法而已。张口就说卧龙凤雏成了贬义词,真是醉了
1天前·河北

3

分享
回复
有道理。但是,相比较卧薪尝胆反败为胜,还是逆袭更简单粗暴一目了然[杀马特]
1天前·山东

3

分享
回复
1天前·河南

5

分享
回复
...
学校教育要担负起这个净化的责任,网络空间要定期梳理不健康的表达用词
1天前·甘肃

3

分享
回复
我听着那些梗,真的觉得有时候很惹人厌烦,就给人感觉非常没有文化的样子
1天前·北京

2

分享
回复
西红柿首富那时候来了卧龙凤雏[泣不成声]
1天前·黑龙江

13

分享
回复
因为古代生活节奏很慢,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快到人们都来不及感受就必须给出结果
16小时前·天津

1

分享
回复
都靓读书
都靓读书

粉丝639.2万获赞4936.6万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