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9
1007
180
1271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15 16:3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很多甘肃人误以为海石湾是青海的,也有青海人以为民和是甘肃的[捂脸]
52分钟前·甘肃

0

分享
回复
化到青海你在扯淡呢卷毛[灵机一动]海石湾在不好那也是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窑街,海石湾很多人都是内地人去那当工人然后落户的,
8小时前·广西

0

分享
回复
我在兰州生活了20年,就没去过红古区。甚至往往意识不到兰州还有这么一个区。[感谢]
11小时前·贵州

1

分享
回复
哎,我怎么看到了我了啥,主包把我阿门拍上了[比心]
1小时前·河南

0

分享
回复
兰州市红古区是个最接地气的地方,交通便利,土地宽广,依山傍水,四季分明,果蔬飘香,是经济最稳定,老百姓生活最安逸的地方。
13小时前·青海

2

分享
回复
这是我阿姐的[泣不成声]因为从小到大身边人都对我说:你阿姐的海石湾
1小时前·青海

0

分享
回复
听过啊 张利军的豪车那么多
4天前·甘肃

0

分享
回复
红古区真正的大哥是窑街,问问40岁以上的人就知道当时的窑街有多辉煌,窑街的小煤窑养活了周边多少人,八九十年代的窑街是鼎盛时期,我记得那时的窑街街道人山人海,区政府搬到海石湾以后小煤窑关停,窑街就没落了,这就是时代的步伐,窑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4天前·青海

50

分享
回复
我民和人,现居西宁,以前坐火车都要去海石湾,同学聚会都要去海石湾,好点的茶餐厅也在海石湾。当评论区里有人拿青海和甘肃相互攻击的时候,我感觉我是半个甘肃人半个青海人,我觉得只是行政划分有区别而已,两边的人原本没有区别,相互攻击的人太 low。那句*的海石湾,以前没有,这几年才有的,而且我只在西宁听过,而且不是脏话,更多的是调侃,取了海石湾这个好听的名字,跟地域黑没关系。
4天前·青海

39

分享
回复
我在版纳,牛肉面14元一碗,我忍着不吃,回青海了再吃。
11小时前·云南

0

分享
回复
根据三线建设选址的基本,靠山、分散、隐蔽,1963年~1965年,周总理亲自批示,财政出资8000万,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建设吉林炭素厂205车间,由于建设规模超出预算,成立兰州炭素厂,军事代号205。建厂时,海石湾镇除了1958年~1960年建设使用的海石湾火车站,啥都没有。所以在早在上世纪中叶,整个红古区只有两个地方出名,一个是窑街,因为百年窑街矿务局,一个是海石湾,因为兰州炭素厂。至于"你*的海石湾",这是一部分青海人嘴里的一句脏话。
4天前·甘肃

12

分享
回复
.红古区是兰州市所辖五区之一,面积573平方公里,辖区四街三镇,人口14万多(十普数据),博主自称优秀人土我不方便评论,旁白人的笑是多么的刺耳。
2天前·青海

5

分享
回复
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比较憋屈,你是兰州市比去青海省西宁市还远100多公里,海石湾的火车站都属青藏铁路管理但青海省的优惠均无。[捂脸]
4天前·甘肃

0

分享
回复
首先,海石湾不是因为青海话火起来的,海石湾在红古区政府和矿务局没有从窑街搬下来之前,海石湾只有一个205厂(也就是现在的方大炭素)和火车站,其余都是田地跟村庄(海石村和虎头崖村)其次,目前整个红古区也就15万人(这些人也是包含在兰州市总人口里的),红古区人口鼎盛时期是窑街矿务局的鼎盛时期(达到40万左右)最后,年轻人祝你顺风顺水,前程似锦!
4天前·甘肃

82

分享
回复
红古区户籍人口16万,常住人口14万,海石湾最多也就6万人,近几年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外出求学的孩子不愿回来,退休人员有条件的大部分随孩子去了外地
2天前·甘肃

3

分享
回复
高中时搬离窑街,工作后搬离海石湾,每年有机会还是回窑街海石湾逛逛,经常做梦在窑街二中的教学楼考英语,在操场和同学们嬉闹,现在人到中年好朋友发小几乎都是窑街的小学中学同学,大家工作家庭整体都不错[赞]窑街&海石湾是永远的青春和美好[比心]无可替代
11小时前·甘肃

1

分享
回复
红古区海石湾是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之一,窑街也常去,所以都很熟悉。甘肃工业发达,海石湾、窑街都污染较重,青海工业不发达、经济不发达,民和县城污染较轻。海石湾距兰州约130公里,民和距西宁约110公里,海石湾和民和就一河之隔。
4天前·青海

1

分享
回复
那会儿海石湾有个龙海,三天两头的去唱歌[捂脸]
4天前·浙江

1

分享
回复
...
海石湾名气太大了 甚至我都忘了红古[捂脸]
4天前·山东

3

分享
回复
我就在海石湾啊,每月干个20来天的活,也过万了
1小时前·甘肃

0

分享
回复
生蚝
生蚝

粉丝256获赞2819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最新视频

热榜推荐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