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万
5922
2125
825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19 17:08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这首诗怎么样?
34分钟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这败家孩子,中文整这么明白干啥,我都没这么明白
26分钟前·吉林

0

分享
回复
你就不是外国人!
42分钟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我都不懂,你怎么懂的意思?
2小时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苏轼的作品能是滥竽充数的吗?
2小时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你的汉语让我感受到了威胁[赞]
43分钟前·河南

0

分享
回复
上下五千年累积的文化精华,其实就是生活感悟的传承,所以说论玩计谋,都是老子剩下的
2小时前·浙江

0

分享
回复
我也特别喜欢这篇《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最喜欢这句。
1周前·江苏

29

分享
回复
临江仙 秋雨敲窗如细语,听来恰似卿音。诗成又可对谁吟?此间魂未在,问向哪边寻?乖女婷婷成玉立,笔停亦学棋琴。哭时唤母刺伤心。苍天不死我,滴泪到如今! 来说说,那个“伤”字怎解[呲牙][呲牙]
1周前·上海

2

分享
回复
最经典的是后面那一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周前·浙江

5

分享
回复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喜欢沉浸在自我虚无的折磨与救赎,救赎与新的折磨中,😊小时候都是闰土,长大以后,崇拜张作霖,怜悯孔乙己,然后,大多数郁郁而终[呲牙][呲牙]想不到,现在连小老外也上头了[捂脸][捂脸][捂脸]
6天前·贵州

4

分享
回复
一個皇帝生平都有萬首,況且是漢唐那種貴族更空閒的時代,只是歷史幫我們做到了篩選,數百萬首詩詞,迄今才留下不足三千首,洛陽紙貴的傳言就像今天的起點首發一萬盟主的小說,不到二十年,中文網就有上千萬篇小說創作,你能相信大唐數百年才傳下不到一千首?
3天前·中国台湾

3

分享
回复
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精挑细选的啊,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你一个外国人竟然能体会到中国诗词的意境,哪比大多数中国人都牛了。大多数中国人都是眼前尽是千般景,万般思绪在心间,奈何不曾学文化,一句我槽谢天下。
6天前·湖南

1

分享
回复
看到这句话的画面感是:江岸微风拂面,苏轼站在江边,顿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远处传来悠扬笛声又随风而逝,苏轼缓缓抬头,望向一轮明月,镜头缓缓由苏轼转到当空明月。
1周前·广东

2

分享
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宝贝 赤壁赋两篇是咏周瑜还是咏诸葛
2小时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中华五千年,大浪淘沙,能流传千古的词词歌赋等文字当然是精品。就象如今,百年能留下的佳作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是昙花一现,或是流星,或是垃圾
4天前·新疆

1

分享
回复
...
这种感觉,就像我高中时期,沉浸在文言文的世界里不可自拔。那时候读一遍古文,能知道其大概意思,再读一遍就能明其意境,第三遍我就能完全背诵全文,最多就错一两处。那种感觉,仿佛上下5000年,和不同的文人骚客面对面交流,妙不可言。一晃,光阴过了二十年了![呲牙][呲牙][呲牙]
13小时前·广东

0

分享
回复
因为我们学的可是两三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品,那些一般般的不会有人记录[调皮] 这些能被历史记录下的都是牛人,至于苏轼,那是牛人中的牛人,那个时代的国际顶流,他的作品连外国君主都追[赞]
5天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
作为一个从小就说中文的,在下表示诚不如你[捂脸]
1小时前·陕西

0

分享
回复
认知的高低不是你读哪国的文化你读得多少。是阅读完的思考。观察事物的夲质也可以悟出自已的道理。洋人读唐诗宋词。国人看洋书哲理。互通有无。你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星火。让好的文化大家共享。[赞][赞][赞][赞][赞]
5天前·宁夏

0

分享
回复
May有话说
May有话说

粉丝10.4万获赞86.5万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