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172.5万获赞5.0亿
每天推开家门,享受冬暖夏凉的惬意时,您是否想过这份舒适的背后,藏在墙体中的"小棉袄"——建筑保温材料?从80年代的补气混凝土夹心板,到90年代的延绵夹心保温板,再到现在广泛使用的"EPS泡沫板",保温材料在提升居住舒适度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威胁安全的隐患。
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外墙、冷库等保温材料火灾3353起,造成123人死亡。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期间全国14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中,有7起直接涉及易燃可燃保温材料。保温"小棉袄"一旦选错用错,就可能从"守护者"变成"纵火犯"。
生活中常用的EPS保温板虽具备轻巧便利、保暖高效、价格低廉等优势,却有"一点就着"的危险特性。遇火后燃烧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大面积火势。
保温材料燃烧后会释放氰化氢等有毒气体,在室内密闭空间中30秒内就能让人丧失行动能力,堪称"化学刺客"。这种"温柔刀"式的危害,往往比火焰本身更致命。
我国将保温材料分为A级(不燃材料) 和B级(可燃材料)。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建筑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严禁采用B3级。
从选材到运维,需严格做到:
三禁堵漏洞,三有筑防线。只要给保温材料戴上"紧箍咒",就能让它安心做好"保暖卫士"的本分。
保温材料不仅是建筑的保暖层,更是守护生命的"安全线"。每个人都应成为家园的"防火墙",共同维护这份温暖与安全。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全国消防宣传月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