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佛陀的十大弟子阿律那尊者,他天眼第一,有一次他同诸天的天神讲能看清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石榴时,被维摩诘居士呵斥:"阿律那,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你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五神通里天神就能看到,你应该要因无所见,完全无所见的进入到空性,没有看到的那一个看到,才是真正的看到。" 佛家讲"空",不是虚无,而是超越有无的绝对真实。阿律那见三千世界,是"有";维摩诘说无所见,是"空"、是"空"亦"空",连"空"都要舍掉,它 超越"有"与"空"的对立,如同镜子,既能照见万物,又不留痕迹。 阿律那之所见,未能穿透表象直达本质,还视这三千大千世界为实有。这种"见"如同我们凡夫俗子,终日被六根所困,执着于所见所闻。看一朵花,便以为是花的全部;见一个人,便以为认识了他的本质。殊不知,眼睛所见不过是表象。 维摩诘提出的"因无所见"不是看不见,而是不执着于所见,要看透表象的虚幻本质,了知一切现象皆如梦幻泡影,只是暂现的缘影而已。禅宗有三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初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中境;"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至境。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在"见"与"不见"之间徘徊? 当我们能够"见无所见",了悟到"无相之见"的真谛,不执着于"见",也不执着于"不见",真正的"见性"后,才能在这红尘中自在遨游。#修心修行 #悟人生之道 #觉醒开悟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