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雷军卸任小米之家,背后藏着什么大战略? 老板们有没有想过,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创始人的角色该如何转变?最近,雷军卸任小米之家执行董事的消息,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先看这一变动本身,雷军从执行董事改任董事,看似只是简单的职务调整,实则大有深意。执行董事要深度参与日常运营,从门店选址、员工管理到销售策略制定,桩桩件件都需操心;而董事更多站在战略高度,把控公司发展方向,参与重大决策。这意味着雷军正逐步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身,把更多精力倾注到小米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上。其实,近些年来,他已陆续退出多家小米子公司的执行职务,此次变动不过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为什么雷军要这么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聚焦汽车业务。小米汽车自启动以来,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从技术研发角度,智能驾驶是汽车业务的关键,但小米SU7事故暴露出技术与宣传方面的问题,之后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也显示出小米在技术路线上的调整与谨慎。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研发投入占比达6.8%,团队规模较2024年扩张40% ,此时雷军需要集中精力协调资源、攻克技术难题,比如推动SU7改款研发,预算增加40%,力求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取得突破。 从企业管理角度,这也是小米从“创始人驱动”向“制度化治理”转型的关键一步。企业发展初期,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和魅力能快速推动企业成长,但随着规模扩大,过度依赖创始人会带来风险。就像刘强东辞任京东CEO,将前台交给徐雷,聚焦长期战略一样,雷军卸任小米之家执行董事,把日常运营事务交给专业团队,给予卢伟冰、王腾等新生代高管更多决策权,有助于激发团队活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降低企业对个人的依赖,提升组织韧性。 与此同时,小米之家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美发饰品销售业务。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是小米构建“人 - 车 - 家”全场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与小米汽车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小米之家承担42%的SU7零部件供应;而新增美发饰品销售业务,则是试图通过高频消费品吸引女性用户,弥补汽车业务中男性用户占比达78%的结构性不足。 老板、创业者们,雷军卸任小米之家执行董事背后的战略布局和风险隔离考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想了解更多企业战略布局、创始人角色转变以及业务多元化拓展的精彩案例和专业分析吗?想获取相关资料助力自己企业发展吗?回复666即可领#老板#创业#雷军#小米@#股权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