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庆岳西国土空间规划看各乡镇发展方向 岳西县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构建“一屏一环一园、双心双轴多点”总体格局,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明确“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一、“双心引领”:核心区域带动全域 • 主核(天堂镇、温泉镇、莲云乡):县域中心与综合服务枢纽,构建“一心三城、斑廊相间”空间结构,天堂镇完善商贸、公共服务,温泉镇发展康养旅游,莲云乡做强经开区,重点培育中药材加工、生态食品产业,打造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 副核(店前镇):县域南部中心,依托司空山景区与皖河水系,发展文旅康养与特色农业,辐射皖鄂边界区域。 二、“多极支撑”:乡镇差异化发展 • 黄尾镇、响肠镇:聚焦生态旅游,打造大别山彩虹瀑布、红色文化等旅游节点,融入长三角康养旅游带; • 来榜镇、冶溪镇: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发展茶叶、蚕桑主导产业,延伸深加工产业链,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 鹞落坪乡、包家乡: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重点实施生态保育与修复,发展生态公益林管护与生态旅游; • 菖蒲镇、五河镇:依托潜水河生态廊道,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富民”。 三、产业与保障:筑牢绿色根基 • 产业布局:形成“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特色加工”三元结构,严守产业准入生态底线; • 交通联动:依托岳武高速—G105、济广高速—G318两条城镇发展轴,完善城乡路网; • 生态底线:筑牢大别山生态安全屏障,守护鹞落坪、古井园等自然保护区,创建全国“两山”转化示范区。 规划详情可查阅岳西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s://www.yuexi.gov.cn #安庆 #岳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整合西安与咸阳行政区划:构建咸阳新区与优化区域布局 ##上热门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西安与咸阳的行政区划整合成为推动西北发展的关键议题。基于当前发展态势,构建“咸阳新区”并优化区域布局,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可行路径。 一、构建咸阳新区:以功能分区驱动协同发展 咸阳新区可依托现有西咸新区基础,整合咸阳主城区及泾阳、三原、兴平等县市,形成“一核三带多点”空间结构。以秦汉新城、沣西新城为核心,打造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集聚区;沿渭河生态廊道布局现代服务业与文旅融合带;依托咸阳高新区建设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产业带;在北部县域形成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功能分区,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与要素互补。例如,西安可将非核心功能如装备制造、物流仓储等向咸阳新区疏解,同时咸阳新区承接西安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研发在西安、生产在咸阳”的协作模式。 二、优化区域布局:交通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行 交通网络是区域融合的骨架。需加快西安地铁1号线、16号线向咸阳新区延伸,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推进西兴高速改扩建、西安外环高速南段等工程,形成“30分钟通勤圈”。公共服务方面,推动西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咸阳新区覆盖,例如建立“西安名校+咸阳分校”模式,将咸阳15家医疗机构纳入西安专科医院联盟。同时,统一两市社保、公积金政策,实现“一卡通办”,缩小公共服务差距。 三、生态共治与文化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新标杆 联合治理渭河、泾河流域生态,实施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确保跨界断面水质达标;共建渭河生态景观廊道,融入秦文化元素,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通过“西安+咸阳”文旅年卡、联合营销推介活动,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例如,整合乾陵、茂陵与西安兵马俑、大明宫等资源,推出“周秦汉唐文化专线”,增强游客体验感。 四、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破除行政壁垒 建立“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委员会”,统筹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与利益分配;制定《咸阳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主导产业与准入标准;设立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基金,平衡区域发展差异。通过制度创新,确保行政区划整合从“物理合并”转向“化学融合”。 整合西安与咸阳行政区划,构建咸阳新区,不仅是空间重组,更是功能升级与治理创新。通过功能分区、交通互联、服务共享与生态共治,可打造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可复制的“西咸样本”。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