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5
通勤纯电的新答案:埃安 UT 到底改了哪三件事? #dou是好车 #懂车更懂你 #抖音汽车 #带你懂车 3 组数据看懂埃安 UT Super。 第一组是价格与销售渠道:这台车有两种买法——整车购买价 8.99 万元;“车电分离”方案的购车价 4.99 万元(电池租赁)。并且是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可以在京东 App 里预约试驾、下定。这不是“京东造车”,而是广汽埃安 + 宁德时代 + 京东三方联合,京东负责用户洞察与独家零售,不参与制造环节。 第二组是补能与续航:它配了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电池,CLTC 续航 500 km,支持约 99 秒换电。对日常通勤来说,充电排队和里程焦虑会显著下降;同时保留常规充电习惯,补能路径更灵活。 第三组是车身与座舱:轴距 2750 mm,空间按 A 级车做法拉满,并且首搭“华为云车机”,强调大应用与云侧算力协同,这在 10 万级入门纯电里比较少见。 它动了谁的蛋糕? 价格带与定位很明确:入门/通勤型纯电市场,典型对手就是 10 万以内热销小电车(如海鸥、星愿等)。UT Super 通过“更低上车价 + 500 km 续航 + 可换电”切入,有望把一部分看重使用成本与补能效率的用户吸引过来。 它和京东的关系是什么? “联合推出 + 独家零售”。从发布与官方通告看,车型由广汽生产、宁德时代提供换电体系,京东提供渠道与用户运营,不是京东自建工厂造车。中国新闻+2新 优势:入门价格门槛低、500 km 续航 + 99 秒换电、云车机配置在同价位少见。新浪 换电站网络覆盖与资费、租电月费/总用车成本、真实续航在冬季与高速场景的表现,以及京东渠道在交付/售后协同的体验,值得后续跟踪。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京东、宁德、广汽联手,能否破局换电市场? 京东、宁德、广汽联手,能否破局换电市场? ——埃安UT Super背后的换电棋局 随着埃安UT Super的上市,京东、宁德时代、广汽这三巨头联手布局换电市场的野心正式浮出水面。这场“三强联姻”能否打破换电市场现有的僵局?咱们来聊聊我的看法。 1. 埃安UT Super的“小电池”试水 目前埃安UT Super搭载的是一块54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技术。但有个现实问题:这块电池容量更适合小型车,对于中大型车或长途场景,续航可能捉襟见肘。 2. 未来车型的“大电池”猜想 现在的问题是: 后续车型会否推出更大容量的三元锂电池版本? 换电技术能否覆盖更多车型(比如SUV、MPV)? 目前官方还没明确表态,但按逻辑推演,大容量电池才是换电市场的主流需求。 3. 宁德时代的“标准化”野望 宁德时代作为电池龙头,其换电布局的核心可能是: 统一电池尺寸:不管容量大小,电池包保持相同物理规格,降低换电站适配成本。 多容量选项:在统一尺寸下,提供不同容量电池(比如60度、80度),让用户按需选择。 如果真能实现,就能避免早期换电市场“接口不兼容”的乱象。 4. 开放合作还是“自建生态”? 宁德时代是否会与蔚来等已有换电体系的车企合作?统一接口和尺寸? 合作可能性:若宁德时代愿意开放技术标准,换电市场可能快速整合。 独立生态风险:若坚持自建体系,可能重蹈“诸侯割据”的覆辙。 5. 换电市场:储能战略的关键一环 我个人非常看好换电市场的长期潜力。它不仅是补能方式的创新,更是国家储能战略的重要拼图——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电网调峰、V2G(车网互动)……这些都需要换电模式作为基础设施支撑。 总结:京东、宁德、广汽的联手,确实为换电市场注入了新变量。但能否“破局”,关键看三点: 电池标准化程度; 车型覆盖范围; 开放合作还是封闭生态。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