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1974年2月,22岁的季国祥进公司工作。最初在潘瑞元为队长的造闸工程队,参与了吴仓港闸的施工。不久,季国祥等十人被抽调到公司预制工场,第二年他任西场组组长。从公司“七·二一”工大学习毕业后,季国祥被调往大洋港船闸项目配合技术员开展测量、放线等工作。1979年,他回到预制场,全程参与了预制场从公司西侧搬迁至现在的城北白洋桥东侧的过程。从土地测量、设计布置到现场建设,倾注了他和工友们的大量心血。 1983年,季国祥被调往公司驻新疆克拉玛依预制场。面对排得满满的要货计划,他想方设法进行科学调度和精密安排,每天六个班组有序运转,十二排构件按期完成交货,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和启东在疆各工程队的需求,甚至包括海门、如皋、海安等地的部分工程队,赢得了办事处及石油局矿建处的肯定和表扬。“当时,每天有十几辆货车在场区等待拉货,场面十分繁忙。”季国祥回忆道。 1985年,季国祥带领 50多名员工远赴大庆建设新预制场。除了白手起家建设外,他还主动找米下锅,积极承接锯板、设备基础、场地浇筑等各类业务,克服任务不足的困难,确保了集体收益和职工收入。季国祥自豪地说:“那年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什么活都做,年底收入还不错,工人们都很开心!” 1986年,季国祥回到公司预制场。1995年,他担任预制构件厂厂长。当时厂里产值低,生产效率难以提升。他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积极拓展业务,凡是构件厂能生产的都承揽进来;二是合理调配人力,将知青和女工安排在拉丝、放张、养护、支模等环节,并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三是严把质量关,切实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这三项措施,构件厂销量稳步上升,产值逐年提高,产品成为启东地区值得信赖的预制构件品牌。 2000年,季国祥敏锐地捕捉到市政工程中混凝土管道需求增长的商机。他因地制宜,搭设简易工棚,配置三台悬辊机,逐步建成生产线并形成批量规模。白天,他骑着摩托车跑遍全市各个道路、涵管施工现场,主动上门洽谈、开拓业务;晚上,他在办公室排定第二天的生产计划。2006年,在公司开发的明天广场住宅小区项目中,他带领团队承接了室外配套工程,拓展了业务领域。从此,构件厂依靠场内构件生产和场外工程承接两条腿走路,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 2023年,季国祥在帮助构件厂完成新技改,悉心指导新厂长熟悉各项业务后,正式离开了他拼搏、奉献了49载的预制构件事业。(罗李忠) #庆祝启东建筑集团七十华诞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