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著):一骑红尘里,小人物的坚守与微光 翻开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仿佛踏入了盛唐的驿道 —— 岭南的湿热、蜀道的险峻、长安的繁华,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起来。这部以 “鲜荔枝驿传” 为核心的历史小说,没有宏大的帝王叙事,却聚焦于底层小吏李善德的一场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伯庸用轻快又厚重的笔触,在历史的缝隙里,写下了小人物的挣扎、坚守与智慧,让我们在跌宕的剧情中,读懂 “责任” 二字的重量,看见平凡人身上最动人的微光。 最让我触动的,是李善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的韧劲。作为长安市署的九品监事,他本是循规蹈矩的小吏,却意外被推上 “六月初一前将岭南鲜荔枝送至长安” 的风口浪尖。要知道,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到长安相隔五千余里,翻山越岭、跨江渡河,在没有冷藏技术的盛唐,这几乎是天方夜谭。面对同僚的嘲讽、权贵的施压、沿途的险阻,李善德没有退缩 —— 他拿着自己的田产做抵押,画驿道图、算行程账、协调各方资源,把 “不可能” 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他在岭南烈日下督办摘果,在蜀道暴雨中抢修驿马,在驿站油灯下核对文书,哪怕双脚磨破、身心俱疲,也从未想过放弃。马伯庸写道:“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份 “认死理” 的坚守,不是愚笨,而是小人物对责任最朴素的诠释,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盛唐的驿道,也戳中了每个读者的内心 —— 我们或许都是平凡人,却总在某个时刻,需要这份 “拼尽全力” 的勇气。 书中 “小人物的互助与温情”,更让人心生暖意。李善德的旅程,不是孤军奋战:岭南果农老廖为他挑选最新鲜的荔枝,传授保鲜秘诀;蜀道驿丞赵辛民为他破例调配驿马,顶着压力放行;甚至曾经刁难他的宦官,也在了解真相后伸出援手。这些小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权力,却有着最纯粹的善良 —— 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一份人情,或许只是被李善德的执着打动,却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微光,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力量。就像老廖说的:“咱们小人物,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帮能帮的人。” 这份不掺杂质的互助,在等级森严的盛唐社会里,显得格外珍贵。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多么喧嚣,无论身份多么悬殊,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情,永远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平凡人的相互扶持,从来都拥有撼动困境的力量。#读书 #长安的荔枝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