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8.5万获赞64.3万

这是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 祖母当年的样子你还记得吗?怎么,你看姑妈是不是很像?嗯,像, 不光长得像,连说话的声音,走路的形态都很像,简直是无法无天,公然大闹金殿,里外串通好 老了,要令他为皇太女,我母亲在世时那么宠爱,我也不敢冒此大不为,谁敢不许我进殿?这是昨天皇后赐我的宝殿,三天以下斩而后奏 我则天皇帝之女,大唐天子之妹,你们竟敢拔刀!想象你们姑母沉稳鸡鸣,文韬武略,只愿胜居美 齐德驾崩以后,御林军包围了皇宫,他竟然蔑视刀枪仗剑入殿,怒斥奸雄,是大智大勇啊,令人敬佩,真有幕后 之风范呐,比母后可差远了, 我们敬仰他是敬仰他的雄才伟略。 好是好了,好了好了, 朕没有一个兄弟,只有太平公主一颗魅力, 他的功夫不能减,他的别业佛堂不能平。 别生气了啊,妹妹九死一生,差点见不着哥哥了。哎呀,妹妹你受苦了! 启奏父王,确实有妇人妄自专权压制皇帝,此人就在眼前,放肆!你, 你竟敢当面骂你的公母!二哥,你看三郎,你在这如此无礼!父皇,你看公母已经为了您伪造孽障了,难道还不算擅自专权压制皇帝吗?哼,为父母, 他绝不会杀你,最多废人数人,如今的辅助,哈哈哈哈哈哈,我是谁? 我是太平公主,我是天底下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独生女儿,我身上流的是母亲传给我的血,我胸中跳的是母亲留给我的, 今我太平公主宁死不屈,我生是大唐的公主,死也是大唐的皇宫!母亲,你不孝的女儿见你来了。

李隆基当太子这段时间呢,日子过得不咋太好。为什么过得不好呢?因为这个位置啊,非常难。如果你非常努力的工作,特别尽心竭力的干活,他父皇李诞就会怀疑了,什么意思啊?你这是要抢搬夺权,早点继位吗?这就非常不合适了。 但是如果你不干活,有人就盯着你了,谁盯着你呀?太平公主啊!太平公主的耳目一 已经渗透到李隆基的太子府当中了,天天盯着你的私生活,你有任何不检点的事情,我就给你放大。 又说你李隆基不适合当太子,李隆基要是出去打个猎,或者领着人打马球,这叫什么声色犬马?你看看,这就给你上纲上线了,你要是不出门,在家看个歌舞,下个棋,这属于什么呢? 玩物丧志。最夸张的一件事是在太平广济当中记载的,说李隆基的一个妃子怀孕了,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亲自给他煎药,让他打胎。为什么呀?你不能好色呀?你看看,虽然这种段子是编的, 但是他意味着什么呢?李隆基的处境没那么好,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根本没有什么隐私权。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一步走错了,那可就是带来满盘皆输的结果呀。李隆基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的过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硬是没让太平公主抓到任何把柄。你看看,这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没抓着把柄这事就算完了吗?没完,太平公主怎么办呢?继续拉拢朝臣,让各个大臣到自己家里来吃 吃饭,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今天请这个王爷,明天请那个众臣到家里来之后怎么办呢?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呢,还送上半手礼,这个半手礼可不是拿两盒点心桂花糕就往回走了,而是好礼呀,非常奢华的礼物。让这些大臣 都帮我说话。说什么呢?明确的讲,李隆基他不是嫡长子,他根本就没资格,也不适合当太子。您可以看一看,这种声音在大船之间不断的扩大传播,早晚会传到皇上耳朵里啊。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大臣呢,都接受太平公主的邀请,比如说太平公主让自己的女婿唐俊专门邀请太子少宝为安时到家里来吃饭。为安时什么状况呢?我根本不来,千万别找我, 我不淌你这份浑水。但是太平公主这些做法起作用了吗?当然起作用了,一传十,十传百,就在大臣当中互相传开了。 传来传去,变成什么效果了呢?首先,太子李隆基图谋不轨,总想自己提前当皇上。第二件事,像这样的人就不该让他当太子,他就不是嫡长子,就应该把他废掉,换成其他人,至少让李成器来接班,才符合大家的民心民意啊。 这些事情传来传去,就到了朱一宗李诞的耳朵里,他心里也有点慌啊,什么情况啊?李诞就把太子少保为安时专门找到皇宫当中,开门见山就问,他说,现在朝中大臣都倾向于太子李诞,这件事情你是不可不查呀。听了这 犯话,太子少保为安时怎么回答的呢?张口第一句,陛下何出此亡国之言? 你看看,就把这件事上升到亡国的高度了,这跟国家江山设计的稳定是紧密相连的,你不该说这种话,为什么不该说呢?说这种话必然是太平公主的谋略,他在背后起了不少反作用,你可千万要小心呐。 太子是什么人呢?他为江山设计立下重大的功劳,您想想,您当皇帝是谁支撑的?显然太子是立下重大功劳的。在这件事情上,你不应该听信这些谣言, 你就应该坚持重用太子,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斩钉截铁的把这个意见表达了瑞宗里。但听了这番话之后的表现, 在不同的史书当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比如说在资质通鉴当中记载说,听了之后啊,皇上默然想了想,说,这番话你就别跟别人讲了,咱们两个知道就可以了。结果呢,他们这番话被太平公主啊隔着帘子听到了, 毕竟太平公主可以随意出入皇宫,而且呢,国家的朝政也通过他的决断,最终 才能决策。因为李诞经常跟大臣讲了,有什么事太平公主做决策了吗?没有做决策,听听他的意见吗?太平公主听到这番话之后啊,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啊,马上组织手下大臣 群起弹劾威安石,这一下皇上也保不住威安石了,只好把威安石给贬关了。你看看,这是一种说法, 但是在旧堂书当中完全没有这样的记载,压根就没提太平公主为安史讲完这番话之后,瑞宗李诞是非常气愤的,当时就恼了,直接让人把为安史给拖出去贬官了。你看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呀, 后世大多数采用资质同建的说法,认同司马光对这件事情下的结论,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更相信旧堂书记载的事情,这件事情其实跟太平公主没有太大的关系。您想想哈,为安时跟李诞讲的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点,你说这个话是亡国之言,为什么呢?因为你被蒙蔽了,这明显是太平公主说的谣言,被你相信了吗?另外的第二层意思可就有点太伤人了, 直接了当的讲,太子对江山社稷有大功,你的皇位是人家给你争取来的,您想想啊,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李诞最忌讳的就是无功受禄,无缘无故我就当了个皇上,特别怕别人说。所以为安时这句话完全有可能 戳了李诞的飞馆子。你是太子少保,为安时你本来就应该帮着太子往好了做,我已经明确提醒你了,你要帮着太子啊,更好的注意言行,不要整天盯着我这个皇位,反过来你还讽刺我,所以李诞发怒,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完全能感觉到司马光老先生写到历史书当中说太平公主隔着帘子偷听这一段有点像故事,不太像 正式,这太不正式了。其实我们这个节目啊,之前就表达过这种观点,即使是堂而皇之的写到历史上的文字,我们要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站在当时的立场当中,此 细分析分析这段事实啊,是不是可信。我们得出的结论呐,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至少我们是经过思考,他相对来说符合逻辑的。但是资质通见为什么要加这一段呢?如果加了之后,太平公主这个形象几乎就是完全颠覆了 我们原来印象当中的太平公主就是比较强悍,愿意掌权的一个女性形象。加了这段文字之后,就会觉得她更加阴柔,更加歹毒。您看看啊,这可能就是史书作者想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女性就不应该接触权利,你一旦 让他们接触权利,他们多狠呐?这种情况反映的什么呢?是唐朝五代和宋朝人之间历史观点的不同啊。 为什么说我们不太相信太平公主能干出格联偷听这种事情呢?就是因为接下来太平公主干这个事,完全和这些行为不相关。你看看太平公主采取什么策略呢?他安排人发动一圈舆论公式之后啊, 感觉有点隔靴瘙痒,没起到他预期的作用啊,怎么办呢?我干脆直接上阵吧,专门有一天,等 到众位宰相下朝的时候,他就堵到那个光饭门门口,专门等大家出来。等众位宰相走到门口之后,他坐在车上把大家叫住了,诸位,您就站这,我要跟大家讲几句话。大家一看,呦,太平公主 亲自在这堵着呢,有什么事啊?太平公主是一点没有遮拦呢,明确的跟大家讲,我觉得李隆基不适合当太子, 本身他不是嫡长子,他就是个排行老三,还是个数出的。而且呢,他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我觉得你们就应该集体跟皇上说,让他别当太子了,否则的话对江山社稷没有什么好处啊。 他这番话说完了之后,给众位大臣吓一跳,啊,为什么呀?太平公主是什么身份?他是皇室成员的重要代表,他手下有众多的党员,权倾一时啊, 他现在当着大家的面,没有任何遮掩的把这番话说出来,谁敢接啊?怎么接啊?大家都蒙了。就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站出来了,立身反驳, 明确的跟太平公主讲,说太子对江山社稷十有大功啊,您可以想一想,没有太子的配合和努力, 您也没有今天的地位和权势吧,李隆基当这个太子是当之无愧的,这些话您就不该讲,说这番话的谁呢?是吏部尚书宋景,宋景这个人别说是太平公主了,就是他亲妈武则天我都敢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宋景一站出来,太平公主也不好说什么了,知道这是个狠角色呀,只好冷笑一声,转身走了。说到这,大家可以再想一想,以太平公主这个性格,如果隔着帘子 听到为安时跟最宗皇帝讲这番话,他能等到让别人弹劾吗?早就从帘子后面跳出来,直接当面 斥责为安时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了,李隆基这边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攻击怎么办呢?他, 他也不可能不反击呀,李隆基的反击呀,也是够狠的,他怎么办呢?首先把这个姚宠送警请过来密谋一下,共同策划了一个整体的方案,能够从根本性的扭转当前的局面。结果呢,姚宠送警就把这个方案专门给李诞讲了,说 当前这个局势啊,太子地位不稳,那整个国家设计就出现问题,天天太平公主在这闹事,对大家来说都不是很有力啊,咱们需要一个方案从根上去解决问题。 首先呢,太子不是排行老三吗?老大和老二还在皇城之中,他们会威胁太子的地位,这样 把老大和老二都迁到外地去封王,你看看这也符合规矩。这样呢,眼不见心不烦,也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太子呢,还有两个弟弟,现在掌管与邻居,你看看维护皇宫的安全。这两个人呐,应该直接让他们归太子管,他们也不会轻易被别人挑唆发动什么兵变之类的,国家不就安定了吗?这样一来不就很好吗? 至于最大的刺头太平公主和无忧机怎么处理呢?干脆给他们也牵走,让他们到东都路 洛阳区。这样一来呢,太子的地位啊,就更加稳固,也没有人来争这些事情,您这个皇位当的不也是更安稳吗?听了这番话之后啊,李诞觉得有道理呀,把他们都撵走了,就剩下太子,我是不是也更清净一些呢?干脆 我就同意你们这个意见就完了。不过呢,对太平公主安置我也提出点我的想法,不能完全按你们这个来。 太平公主啊,不能上东都洛阳,毕竟东都洛阳比较远,应该到哪呢?到山西的浦州。这个 抚州是哪呢?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县。永济县那可非常有名啊,张生和崔英英西相记,这个故事啊就发生在这里。山西是李唐王朝起兵的地方,那是龙兴之地呀,他到这个位置呢,离长安城也不是很远。比如说我要想我妹妹了,我可以主动看看他, 然后呢,他要是想来看看我呢,也可以随时随地回来,毕竟吗,我们一奶同胞当中只剩下这么一个妹妹了,不能让他上东都洛阳,您看看啊,这个决策显得李诞非常有人情味。 当然了,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不让太平公主上东都洛阳啊?您想想,东都洛阳城有众多的官员,有大量的钱粮在那里中转,同时呢,那边还有 军队,如果太平公主经营当地,想要发生什么政变,完全可以跟长安城抗理啊。 上一集当中咱们就讲过一个平头百姓张林军占据洛阳城都险些发动一场兵变,何况根基如此深厚的太平公主呢?所以看事情啊,我们要从多维度来考虑啊, 这份诏书下去之后,太平公主能束手就擒吗?根本不会,他马上又发起反击了。这一次啊,更加直白。太平公主啊,专门找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术士,四处散播一个消息,说五天之 必有疾病入宫。这话什么意思啊?就是想告诉李诞,五天之内又会发生一场政变, 这番话起没起作用呢?当然起作用了,李诞怕的就是这种政变的,当时就慌了,马上跟周围大臣讲了,他说出现这种情况了,我, 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啊?大家给我出出主意,关键时刻,中叔是狼,张岳站出来了,他说,陛下,这一定是有人离间动工啊,怎么处理这种事情呢?您 干脆就让东宫太子建国,让他处理这个事情,把兵权交给他,这些留言自然就灭了,您根本不用担心。说完这番话之后,姚宠又站出来了,我觉得张月讲的非常有道理,您就应该这么做,这样 一来呢,才能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固,全力交接的顺利呀。听完这番话之后,李诞觉得还有道理呀,我就按你们说的来吧。于是啊,就正式下令,让太子建国。 到目前为止,李隆基一步一步走的非常顺利,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一样,太平公主马上就被撵走了,太子的权利呢,越来越大了,距离接班呢,也并不遥远了。但是啊,太平公主会这么束手就擒吗?不 可能,太平的反击这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