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5432获赞2.3万


商代最大的顶呢?他一千八百斤重,嗯,这是祭祀。这个后母屋的,他那三个字在里头,在那个在顶的内壁上,他这个现在的这个什么,这个说明,这说明词在哪呢?那边 这就写着后母,后母,青铜方顶之母,这是,这是他们三个字,那么这个后字呢?他是反文,就是反字写的,所以看起来可以念个丝似的。嗯,实际上的话,这就是只能做后讲,因为也正确很多。 但会不会你也听到会有人说,哎呀,反正那思和后不是都能用吗?哎,就一个字,错了也没关系。不是不会,这个后,要不改成思可就不一样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姐这边说这个思就 就是个普通职工,你如果是一个普通职工,给他能够做这么大的一个祭祀的顶吗?一千八百多斤,弄多少材料,多少做那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绝对不是丝,他一定是这个后,是不是?嗯,因为这个后是个地位的,是这个身份。对,这不仅仅是一个字,他其实是一段历史,对,他是一段事实。是,所以呢,我们就把这些东西闹清楚了,那我们觉得我们研究这个文物就没有白费劲啊,就是这样, 纠正一字之差,还原历史的故事。在这个展厅还有这件珍贵的汉代文物,曾经被叫做金缕玉衣, 通过孙基老先生等人的考证,被更证为了金缕玉霞霞,也就是贴身棺材的意思。孙老告诉我说,新中国刚刚成 的时候,博物馆只有一件青铜器,而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现在管理的展品好烦多样,而每件文物的定名或者改名都要通过他们严格的论证, 所以您看,您让我想到就说人能红道,非道红人。是啊,就这个,其实后半句更重要, 就你来传播这些优秀的这些传统文化,但你不能用它来粉饰我们想要粉饰的东西。所谓寻找没有的证据,其实就是胡编。哈哈哈,你们是不是一直很警惕这个?是这个,我很警惕,就是我认为这个不对的。 虽然你写文章批评人家不好预料是怎么回事吧?嗯,但是呢,我还是文词上头比较婉转,但是是非上头比较明确啊,就说这个东西怎么不对劲? 不对。有人说孙老是出了名的较真,在他自己看来,历史的魅力恰恰来自于真实,在这点上容不得半点马虎,而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来自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