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228获赞8.7万

宝宝好重磅!中国科学家找到了控制玉米风味的基因密码,玉米未来可以风味定制了!玉米界的田诺之争也许可以停了!近日啊,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亚洲湾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论文关于玉米的风味复杂性的遗传基础 发表在了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遗传学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系统研究甜玉米遗传进化与品质改良的研究论文。 这个论文呢,咱们先放一放啊!阅读理解,先看标题,翻译一下,就是科学家们啊,通过研究,甜玉米基因组鉴定出了几种影响玉米风味形成的基因,试图解决甜玉米高产不美味, 美味不高产的世纪难题。厉害啊,就是说过去啊,我们觉得甜玉米啊啊,一定是越甜越好吃!玉种科学家们,他们其实也是在甜上面卷出了什么,超甜加强甜,但是大家吃多了就发现啊,这个甜玉米啊,你光甜没, 没有灵魂,你一口玉米啃下去,甜是甜了,水分刺啦也很够。然后呢,每个牙缝里头都卡了一片玉米皮,多少糯?玉米党就是因为这种不好的体验,一票否决了甜味带来的愉悦感。所以啊,科学家们啊,不能再一味的追求甜度了,而是转向了更为复杂的风味提升 啥风味的啊?啥是好吃的?这事好像挺主观的。为了培育出能够得到市场和消费者都认可的好吃的甜玉米品种,科学家举行了一场百人啃玉米大会。广东省农科院邀请了百名志愿者,把一场玉米品鉴会做成了一次 严谨的科学实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美味玉米的主观概念,严谨科学的拆解成了甜度、果皮厚度、脆度、香气、光泽度等等多个专业的密度,并且量化成了可供研究分析的客观数据。严谨分析之后也证明,提高风味评分不一定要增加糖分,降低果皮厚度,改善口感, 同样能够显著的提升风味的体验。一根不塞牙的甜玉米,我简直想象不到他还有什么缺点,但是光想象玉米皮薄好吃还是不够。科学家们真正的任务是要从玉米复杂的基因里头,找到精准控制种皮厚度、 香气、甜度的开关。研究团队通过对二百九十五份甜玉米种植资源利用多组学分析,鉴定出了三个全新的风味调控基因,这其中 z m s k one 是导致好吃和高产打架的那个关键基因, 它的活性越强,玉米的产量就越高,但是同时也会让玉米的果皮变得更厚,影响口感。而让甜玉米开挂的那个基因呢?它存在着好几种不同的版本, 其中一个黄金版本同时实现了撒属性,产量最高、果皮最薄,果糖含量还恰到好处,不过分甜蜜,他就是增加玉米风味的基因密码,找到了能平衡玉米果糖含量和产量的基因。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玉米以后可能可以定制风味。科学家们基于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风味预测模型,就是说呢,以后我们可能真的啊,可以像点菜一样啊,跟玉荣家说啊,我想要一根有浓郁奶香味的,口感像水果一样脆, 是糖分低一点的玉米行吗?行,他们就可以精准的调配基因,为你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玉米品种。宝宝们,玉米我们之前曾经聊过他的身世之谜啊,聊过私用高蛋白玉米,聊过掌握收货期、籽粒快速脱水基因,便于机械化收割的玉米来 眼熟是不是?这些啊,其实都和华中农业大学的闫建兵团队相关,这次呢,广东农科院合作,也是和闫教授团队合作的。鲜食玉米怎么好吃?这已经是个进行时的事了啊,我再剧透一下啊,糯玉米风味、代谢路径相关内容没掌握,非甜非糯,普通玉米的好吃密码也在研究中了。大家都知道玉米的两 大用途是四用和人先使过去呢,我们的科学家还是把最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四用玉米提产量上,那个事更不在眉睫吗?但是说实话,我心里面已经嫉妒了很久了,不能光研究他的吃的。我也爱吃玉米啊,现在心态平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