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41获赞1052




在前两个视频里,我们了解到,面对人性挑战时,既不能怀疑修行不够努力,也不能降低道德标准,为什么?我们接下来一起听一听颜回的回答。 最后孔子叫进来的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学生了,谁来延回? 颜回十三岁入孔门,虽然在众弟子中年龄偏小,但是却聪明过人,又虚心好学,平时沉默寡言,看似性格内向,其实大智若愚。因此,颜回是孔子最满意的,也是最得意的学生。 那么对于孔子的提问,这个好学生会怎么回答呢? 我们说啊,孔子前面叫来的这两个弟子啊,回答都不满意啊,孔子真的是还是很失望,现在能不能让孔子不再失望,这最后一线希望就寄托在阎王魁的身上了。 他把烟灰叫进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烟灰,我们不是老虎,我们不是犀牛,为什么我们在野外,我们一直追求道义,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结局这么悲惨, 也会是怎么回答的呢?也会说,夫子之道至大, 故天下莫能容。夫子跟子哥讲的一样吧,事实的判断是一样, 但是最后的价值的选择不一样。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也是无仇也。夫道既以大修而不幼,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这番话讲的多有志气,我们的道很大,所以天下容不下。 但是即使如此,老师你仍然在推广这样的道,天下不容不容有什么关系啊?正因为他不容,所以才显 试出我们是君子,才显示着我们比他们高吗? 我们是学者,我们是思想家,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修道,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那是我们的耻辱。可是如果我们的道已经修的很好了, 而不能够为这个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们的耻辱了。是谁的耻辱呢?有国者,是那些诸侯们,是那些统治者的耻辱。所以不容有什么关系呢?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 两次讲这样的话,重复强调颜回说的好,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是 容不下有什么问题吗?正是因为容不下,才能显示出我是君子。 当欲望袭来的时候,不妨如此想想,时色虽是性也,但君子自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怎么能被欲望所驱使? 被欲望所驱使的话,又怎么养浩然正气呢?道德标准确实是高于自然人性的,但正因如此,才有指导意义。 从善如灯,从恶如崩。人有向往真善美的倾向,也有纸醉金迷沉醉在欲望中的倾向。你的选择是什么?我的选择是 向善、向上、向好,向君子、向圣。人生而为人,应当保住基本的人类尊严。谢谢观看,下期再见。

我们今天小孩子七八岁了,进入小学了,一翻开小公鸡、小白兔,全是无用的东西,把阿哥都搞到教材里面来教了,有什么意义?没意义,但是古代不这么干的,他就是一本论语给你读完,所以在古代二十多岁成为一个学问界的大家,这个非常正常。 司马迁,二十岁,汉朝最博学的人之一。苏东坡,二十岁,宋朝最博学的人之一。那么孔子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因为你们都有可能会有疑问,二十岁怎么可能成为最博学的人呢?今天的角度看是不可能, 因为今天第一呢,知识总量增加了。第二呢,我们今天花了太多的时间,我们学了一些无用的东西,那古代的第一知识总量不多,在孔子的时代就是礼乐社域书术, 就这支知识。然后呢,他那时候读书呢?他没有浪费时间,不像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教材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浪费生命。那么古代的人读书,小孩七八岁进入私属,直接读冷语,他不浪费生命,所以他 十多岁成为一个学问界的大家。在上一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那一帮教授,在今天我们都把他称之为国学大师的那一帮人都做到了,我们今天可能是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