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984获赞6600


嘿嘿,那我自己拍抖音, 好浪啊好浪啊 啊啊。 这个 啊啊。 但是 啊, 牛啊。 你脚呢? 来拿棍子, 哼。 啊啊, 你在那边干什么 啊啊啊?

搞不赢孩子的叛逆,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不知道叛逆是一件好事。如果你要知道叛逆就是一件好事,嗯,那你还用搞他吗?是不用搞他,让他判去啊。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孩子不叛逆的话,还不如叛一叛呢。一个孩子晚叛逆,还不如早一点叛呢,因为叛逆他真的是有价值的。对,这个价值呢,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 那么第一个呈现就是说叛逆让我们把问题暴露出来了,第二个呈现的话就是叛逆让这个孩子的人格得以健全的去发展。嗯,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 就是叛逆让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叛逆就是一面镜子。嗯,那么通过叛逆这面镜子,首先照见的是孩子,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把这个孩子养了十几岁了,然后,但是这个孩子呢,在七八岁的时候,五六岁的时候,他的性格的呈现并不完整。嗯 嗯,但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基本上一个孩子的性格,他的价值观,他的生活环境,呃,他周遭的所有的一切,在这个孩子身上的烙印,全部都已经逐步的呈现出来了,能够让我们在这个孩子十几岁的时候,青春年华的时候就整明白。哦, 原来他是这么一个人,他有这么样的一些想法,他有这样的一些追求,这是第一个。那么其实第二个暴露是什么?在一个孩子身上,其实暴露出来的是祖祖辈辈的问题,折射出的就他身后的父母,这个家庭的氛围,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文化层次,父母的性格, 然后父母的行为习惯,父母面对人生的追求,暴露出来的还是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问题,也就说不要光盯着孩子身上那点点问题不撒手。一个孩子,他不仅仅是他独立的一个人,他身后是一个家庭,他身后是一个家族,那么家庭和家族的问题都会在一个孩子身 集中的去暴露出来。嗯,说到这的话,是不是晚叛逆不如早叛逆,嗯,不叛逆不如盼一盼呢?是,当他一盼的话,哎,问题就出来了。对对对,问题一出来,我们就去观察,我们就去思考,我们就去反省,最后我们发现,哇, 这个不是一条鱼的问题,是一个池子的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说到这,我就想起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李波老师,呃,直播连麦的时候,我们连到了一个家长,我们走心家族的成员是一个爸爸,其实我们一般很少见爸爸在直播间跟李波老师连麦。 这个爸爸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孩子到了初二了,然后要休学,不去学校了,而且是无论怎么说,我都不想上学了,觉得学习没有用。呃,连着连着李波老师就忽然问了一个问题,爸爸是什么学历?结果呢?爸爸也是到初二的时候,然后他就休学了,就不去学校了,而 儿子在同样的一个年龄,选择了当时跟他爸爸同样的一个行为。嗯,你说这是巧合吗?他不是历史的巧合,他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这个家庭对于教育,对于成长,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认知, 然后在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不断的去呈现出来了,对,只不过是当年孩子的爷爷面对孩子的爸爸要休学这件事情,采取了放任自留的态度。对啊,由他去吧, 由你去吧,反正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但是呢,到了爸爸这一代,他开始有一些新的一些认识了,他觉得我儿子不能在我手上 中断了教育的旅程。我觉得李波老师的有一句话就特别特别的正确,说好孩子,第一是生出来的,嗯,其实呢,是养出来的,再接下来是练出来的,再接下来是教出来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我们手上长了十几年,他今天出现问题了, 那你去想想,无非就是这几个点上的问题吗?对,要么就是生的问题。你说孩子叛逆了,你说孩子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打回头我跟大家讲。首先是基因这个层面上的问题,祖祖辈辈传给这个孩子的基因,到了这个节点的时候,他就会发这么一个 问题。嗯,好的,你你,你根据孩子的原因就看见自己了。那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你把这个孩子给养成这个样子了?嗯啊,比如我们今天在直播间里面有一个家长就讲说家里面的侄子,哎,小学五年级特别胖, 哎呀,特别暴躁,特别易怒,白白的身上的肉肉是实的。李波老师就说这个孩子是不是在细腻当中,皮肤还有一点点粗糙呢?姑姑就讲说,是的,李波老师,李老师就说这个孩子大概率小的时候是老人带的疼孩子吗?以这个孩子为中心,结果这把这个孩子就养的比较豪横了, 就比较横嘛,所以他看上去他是特别爱发怒,实际上他是拿发怒这个事情故意来去要挟自己身边的人啊,他觉得我一发怒,我就可以去指使别人了,所以你看这个孩子是不是你养成这个样子。嗯,接下来我们说小孩子还是教出来的,你每天跟孩子讲什么话了, 输入什么样的价值观了?输入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了?这个孩子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呀,对,他在价值观上面,他是深受你的影响。李国老师在做走心家族的时候,一直在谈一个观点,说我们走心家族就是把 孩子跟父母都当成自己的学生一起去教,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对,父母才是孩子身上问题的始作俑者。对,不是你没生好,就是你没养好,要么就是你没练好,要么就是你没有教好。对,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做爸妈的,能够通过孩子 的问题看到自己身上的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人到中年了,我们就获得了两大转机。什么叫两大转机呢?人到中年的时候,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人生的一个风水岭,你下半辈子过得好不好, 取决于你人到中年的时候,你的脑袋瓜子有没有拐了一下弯。嗯,前半辈子我们已经浪费掉了,后半辈子我们是不是要变一下呢?对,要想变一下,这个脑袋瓜子就得拐一下弯,就得升级迭代一下。 那么同样的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这个青春期过好了,这个孩子的脑袋瓜子转过弯来了,那么他可能就会摆脱掉家族的宿命,然后重新去构建自己的人生。 如果他脑袋瓜子没有往过转弯,那么他可能就会顺着这个家族的这种路径一直往上去走。呃,其实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呢,通过 父母的这种觉醒,我们换来了两代人的一个觉醒,你也转变了,他也转变了,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叛逆的第二大好处的话就是说他有利于构建一个孩子完整的、独立的人格,有利于这个孩子在人格、性格这个层面上健全的去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不叛逆不如盼一盼。嗯,为什么一个孩子终究会由家庭然后进入到社会,那么他在这个社会上他能否建立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事业,取决于这个孩子他是否有独立的、完整的自我。而完整和独立的自我的第一步是什么?就是要盼一下父母, 就是要跟自己的父母分离开。不管你爸妈说的对不对,我有我的想法呀,哪怕我的想法是错的,但是我这是作为我一个独立的人,我自己想出来的一个想法。就单单这个独立的人,我自己搞出来的一个想, 是不是值得点赞?对,比如说,呃,我爸妈做的饭是挺好吃的,但是呢,我是不是要自己学会做饭呢?我做的这个第一顿饭,第二顿饭,第三顿饭,是不是挺不好吃的?嗯,不好吃也没有关系啊 啊,不好吃,那也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叛逆是以退为进,看上去是落后,怎么不听爸妈的话好好学习了?但实际上他是通过这种往后退的方式,他来形成自我。也就说我们做父母的,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叛逆。嗯,应该欣赏孩子的叛逆。你看盼多好呢? 盼了他才能变成他。如果他永远都不盼,他永远都听命于你,多可怕呢?这个孩子没出息啊。是这个孩子没有完成自我呀。他在家里面,他对自己的父母言听计从,他到了外面,他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他有朝一日进入工作单位,进入这个社会,对任何 人的话他都言听计从,完全是没有性格,完全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立场。你是不是很会为这种孩子担心呢?对,我们今天在家里面小试一下牛刀,判一下自己的爹妈吗? 明天出去之后盼一下老师吗?后天出去盼一下同学吗?盼来盼去,在不断的跟别人这样对抗冲突的过程当中,他的自我产生了,他的想法,产生了,他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权,他建立起来了,在这一番摸爬滚打的过程当中,一个孩子完整了, 多好的一件事情。对,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孩子哈,比如说北大是母爱,那孩子绝对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嗯,妈妈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他从来没有盼过天天给妈妈打电话,然后呢?甚至自己花了多少钱要跟妈妈去汇报。你看, 极度的这种听话带来了极度的压抑,极度的压抑带来了极度的逆反。那么等到这个孩子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绷不住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天不让孩子判一下你,你就在扼杀这个孩子的生命,你就在扼杀这个孩子的独立性。所以我跟大家讲,放孩子一马, 他盼你的时候,你要高兴一下,说,呦,我儿子长大了,知道盼一下我了啊,只有把你踢走, 他才能够自己站上台去。在单位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吗?老一点的同志退居二线,让年轻人上去冲一冲吗?年轻人冲的过程当中,他肯定意气风发吗? 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吗?但是恰恰是在这种不听话的过程当中,叛逆的过程当中,不好驾驭的过程当中,然后他开始学会承担责任了,对,他闯下的祸自己扛着去, 他那个糟蹋坏的事情,自己把它收拾起来。人就是这样变大的,一个孩子天天听你的话,十岁听你的话,二十三岁听你的话,三十三岁听你的话,五十三岁听你的话,有什么出息?我们这个家族有什么样的希望呢?对,所以当爹妈的我们,在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切记不要躺平,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经由孩子的问题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跟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最后你发现孩子叛逆也就是个刑事,从本质上来讲,孩子还是认你的, 只要你水平高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爹妈还是蛮有能耐的,然后很多事情他都愿意跟你去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