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32.3万获赞1236.4万

近日,官方发布的新照片显示,福建舰在防御敌方潜艇攻击方面也有特殊设计,其舰体配备了一套新型反鱼雷鱼雷发射器,该发射器可以发射专门用于拦截敌方鱼雷的反鱼雷鱼雷,比辽宁舰和山东舰上配备的反鱼雷火箭弹发射器要先进很多。 相比导弹和箭炮,鱼雷的优点是隐蔽性高和毁伤力强,特别是作为潜艇攻击的主要手段,水面舰艇即便高度戒备也不容易防范。较早的反鱼雷作战是辐射防鱼雷网,之后是鱼雷诱饵,但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防御,而且鱼雷战斗部威力很大,即便没有直接命中 爆炸产生的震荡波,也可能撕开外壳或毁坏关键结构和精密仪器。反鱼雷鱼雷的出现提供了主动防御思路,尤其是在性能更强悍的尾流自导鱼雷技术成熟后,几乎成为唯一的反制手段。这种 武器的本质其实还是鱼雷,就像反导作战还是靠导弹一样。反鱼雷鱼雷的优点是配备更完整的主被动声呐结合探测系统,比正常鱼雷拥有更精确的探测定位以及更高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同时还配备生引性,确保精准的定点爆炸。 这种技术在冷战末期出现,到二零零零年代基本成熟。比如美国海军的 m k 五八紧凑快速攻击武器,就是一种典型的反鱼雷鱼雷。 俄罗斯方面则开发了纸包 e n k 系统,发射 m 十五反鱼雷鱼雷。德国方面也有研发海蜘蛛反鱼雷鱼雷。 法国和意大利则在 m u 九十反潜鱼雷基础上开发了 m u 九十 h k 反鱼雷鱼雷,这些鱼雷拦截武器的共同特点就是口径较小,比如 m 十五和 m u 九十 h k 都沿用了三百二十四毫米轻型鱼雷口径,海蜘蛛为两百一十毫米, m k 五八更只有一百六 六十毫米。原因是反鱼雷鱼雷并不需要太强杀伤力,数十公斤高爆炸药就可破坏鱼雷的导引头或引性,更轻更小的弹体配合使量推进技术可有效增强机动性,缩小口径,还能降低成本并提高备弹量,应对饱和攻击。 最重要的是,三百二十四毫米可直接利用现有的轻型鱼雷发射管,既不用改造舰体,也可实现即插即用和快速部署。从这一点来看,福建建的反鱼雷鱼雷发射器是强调了通用性,其发射管外的高压气瓶、电源控制装置和发射口盖的提把 都与解放军普遍装备的七四二四型三百二十四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一致,只不过从常见的品字型三连装换成了上三下三的六连装,成倍提升了火力密度。虽然从之前曝光的正面照来看,这部六连装反鱼雷鱼雷发射装置也可能采用了更大的口, 比如四百毫米或五百毫米以上,这样可以装配更多的制导系统或提高战斗部威力。但从解放军对标准化的要求来看,更有可能是外界的错觉,口径很可能还是三百二十四毫米。 这部反鱼雷鱼雷发射装置的出现,也意味着人民海军彻底转换了反鱼雷作战的思路,从之前借鉴苏志标准的反前火箭声弹转变为针对性更强的反鱼雷鱼雷。 之前的辽宁舰及山东舰都配备了国产 f q f 六千型十二管三百毫米反潜火箭声弹发射器,射程约六千米,攻击深度为十米到数百米。其主要依靠火箭声弹的爆炸来破坏尾流和生产特征,从而实现干扰鱼雷制导系统或直接摧毁鱼雷的目的。 相比这种略显粗放的作战方式,反鱼雷鱼雷的优点就明显多了。首先可以提高拦截精度,从概率覆盖变成 精准点杀,对单一目标拦截成功率更高。其次附带损伤小,减小危及友军舰艇的同时也避免爆炸声波影响声纳系统工作,持续作战能力也更强。反潜火箭生弹一次性打光后需要重新装填,这个时间差可能被敌方利用, 反鱼雷鱼雷可以更快发起二次拦截。最后自导鱼雷可以自主搜索和追踪,灵活性更高,火箭声弹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从火箭生弹转变为反鱼雷鱼雷从粗放式的面防御走向了点对点的精准拦截,这标志着国产航母的水下防护更加完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水下防御兵器的研发已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