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3万获赞58.9万


这本书的评价其实非常的两极化,喜欢这本书的说这本书爱而不得的感情非常的虐,而不喜欢这本书的则说这本书的感情有一点无病呻吟。我自己的评价挺中立的,我也觉得这本书应该说是一般。相比于正文,我其实反而更喜欢翻外的一篇故事, 替社文学的故事。这本书前几年也被拍成了电视剧,不过托素人的福,咱现在应该是看不到了,下架了。这本书讲的是康熙爷和巴阿格声母梁飞之间的爱情故事,女主琳琅是最臣之女,所以在宫里做奴婢 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对人对事呢,都有一种淡然的无欲无求的态度。其实他差一点点就能和自己小时候喜欢的纳兰信德在一起了,但是饮差洋错,他被送到了玄烨跟 金钱,他独特的性子渐渐引起了这个少年天子的注意和喜欢。玄烨遇到琳琅,算是一切时空的开始。琳琅虽然喜欢玄烨,但是在这声功之中,一个下位者对一个上位者的喜欢难免呢就多了几分难以辨别的心思, 反而不如玄烨的爱那么纯粹,那么热烈。爱情的魔力呢,让玄烨患得患失,琳琅似乎可以控制他的一切喜怒哀乐。这种现象对于一个普通陷入爱情的男人来说尚且可以理解, 但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是一件太可怕的事情了。一个帝王因为一个女人丧失了自己该有的冷静理智和克制,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为了琳琅杀了不该杀的人,他为了琳琅吃了不该吃的醋,这些都不是一个帝王 应该有的表,现在玄烨还看不清自己为了这段爱情变得多么不像一个帝王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那就是抚养玄烨长大的皇祖母,那个著名的政治家孝庄太后。可能是因为孝庄太后曾经亲眼目睹过自己那个情种儿子 茯苓为了女人不要江山的惨状,所以他坚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他必须守护大清江山,守护大清江山的主人 是他也要杀了琳琅,要挟玄烨此生与琳琅不复相见。很多读者都不理解一个帝王,尤其是康熙怎么会同意这么无理的要求,只要他不同意,皇祖母又能拿他怎么办呢?其实我的理解是,到最后玄烨不见琳琅 并不是因为皇祖母对他的要求,而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了琳琅对自己的影响。而康熙爷和顺治爷不同之处就在于,虽然两个人都是情种,但是 玄烨八岁登基,他从那个时候就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明白自己虽然万人之上,但是 却没有自己的选择权,他必须以江山为重,必须以百姓为重,必须把万民放在心上。他一直谨记自己要做一个好皇帝,而一个好皇帝绝对不能被一个女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喜怒哀乐。 所以到最后他其实是自己选择不见琳琅的,宁愿在后宫中寻找琳琅的替身,宁愿一辈子收集那些眉眼长得像琳琅的女人,愿一辈子活在对琳琅的思念之中,此生不负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