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主播玲玲,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不能忘却的抗战终日两国实力对比。 日本军国主义多年来疯狂的扩军备战,以一九三七年为例,巨额军费竟占日本当年全年预算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五。 开战之时,日本有现役兵三十八万人,预备役兵七十三点八万人,后备役兵八十七点九万人。第一补充兵役一百五十七点九万人。第二补充兵役九十点 五万人,各种兵役共计四百四十八点一万人。战斗兵属于现役预备役,后备役者共计约有一百九十九点七万人,此外都是后勤兵役与补充兵役。 日本陆军有十七个师团,海军有各种舰艇一百九十万吨,空军飞机两千七百多架。 相比之下,中国军力薄弱的多。中国陆军现役兵有一百八十万,由于一九三六年实施征兵制度,故预备兵役后备兵役一无所有。 当时陆军部队步兵一百八十二个时,当时日军 一个师团的火力相当我军三个十。开战后,我军装备补充困难,建成一比五甚至一比十的比例。 四十六个独立旅,骑兵九个师、六个独立旅,炮兵四个旅及二十个独立团、工兵三个团、化学兵五个团、 防空兵及高射炮兵七个团、通讯兵三个团、交通兵四个团、铁道兵一个团,保护铁道支、铁甲车五个大队。 同时因版图辽阔,战时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之兵力,约有步兵八十个师,所遇之一百多个师,兵力尚需住房,各地维护治安,担任镇守之职责。 海军方面,那时号称世界海军第三强国的日本舰队总吨位一百九十万吨,而中国海军的各种舰艇仅五点九万吨。 空军方面,当时的中国不能自制飞机,全赖向外购买,致使飞机种类复杂,其中作战飞机近三百零五架。 然而,随着日本侵略地区扩大,战线拉长,其兵力虽陆续大幅增加,仍有不足之感。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会战结束时,日陆军全数共有三十四个师团,八个师团在中国东北,二十四个师团现在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战场, 故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上已日益困难。另一方面,在中国正面战场及敌后战场的监工下,日本已不得不停止其战略进攻而改为战略相持。 可见在抗日战争前,我国与日本侵略者相比,都在各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 但就是在这样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用顽强的意志和无数前赴后继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本期不能忘却的抗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粉丝1769获赞1.9万


你知道抗日战争时中日军事差距到底有多大吗?前文说过,一九三七年的时候,我国在军队规模、兵源素质以及战场潜力方面全面落后日本,那么我国军队使用的装备跟日本对比又落后了多少呢? 我们来看一下装备配置对比。日本十七个甲级常备师团,每个师团满编制约二点五万人,分为四个步兵连队、一个骑兵连队、一个炮兵连队、一个工兵连队以及一个自重连队。每个师团共有步枪八千多支,轻重机枪三百八十多挺, 单兵是便携排气炮三百门。每个食团共拥有个性火炮九十六门左右,其中配备十二门一百零五或一百五十毫米大口径野战榴弹重炮。各食团还有数量四十到六十门数量不等的小口径宿舍炮五百到六百辆卡车七千到八千匹马。 每个食团都有专门的重跑团、汽车团、维修营和野战医院。而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是讲戏的德谢调整,是八十八师,人数为一点四万人,装备步枪五千只,轻重机枪三百九十六挺, 火炮三十二门,其中十二门七十五,八十二毫米山炮,另有三十二门排气炮。中国在三十七年前完成换装的德士时有约二十,能达到以上装备的只有八十八师和教导总团。 其余的地方部队火力非常差,很多地方师级部队只装备轻重机枪和排气炮,连山炮都没有。一 纸面数据的火力配置来看,一个日本主力师团的阵地战火力大约相当于两个最精锐的德谢调整师。但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个日本步兵连队基本可以轻松打垮其装满员的一道, 两个国军师实战实力差距惊人。再说枪械上的差距,步枪方面,我国军队小部分装备了德国茅塞枪以及纺织茅塞枪的中正式步枪,大部分装备的是汉阳巴巴式步枪,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造。这种枪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日军使用的三八。大概在轻机枪方面,国军当时装备的是杰克式轻机枪,射程达到了一千五百米。 重机枪方面,国军装备的是大名鼎鼎的马克进机枪,这种射速达到六百发每分钟的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机枪之一。 说完国军,我们再来看看日本,日本当时使用的步枪是三八,大概射程有五百米左右,威力不足。他们使用的轻机枪则是歪把子机枪,这种枪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国军的杰克,是轻机枪,而日军的重机枪则是九二式重机枪, 论威力也是不如国军的马克沁机枪。从枪械看,虽然我国军队并没有落后日本,甚至部分装备比日军更先进,这也是我国军队虽然处于下风,但是还能够抗衡日军的原因所在。但是我国枪械数量却远低于日本, 再加上当时日军还有空军作为支援,而反观我国仅有的三百多架都是老旧战机,在日本数千架的零式战斗机面前完全是杯水车薪,开战不到半年就几乎损失殆尽。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一九三七年的时候,日本的军事实力是完全碾压我国的,但我国军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用血肉直驱弥补了装备和战力的差距,才使得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烈士当永垂不朽。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日本的军队编制与众不同,光是师团这一编制就分为甲、乙丙丁四种, 且每个级别的师团编制都不一样。那你知道日军一个师团有多少兵力吗?一九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日本军队中有十七个尝试师团,且都是甲级师团。 一个甲级师团下设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连队。除此之外,每个旅团还设有独立的骑兵连队、炮兵连队、运输连队和工兵连队。也就是 说,一个假级师团拥有八个连队,总兵力在二点七到二点八万人。之后随着侵华战争规模扩大,战线拉长,日军兵力不足,从国内征集国内预备役和后备役军队,组成了一级师团。 由于兵员基本上都是预备役,且以及师团没有骑兵,连队人数在二点一到二点三万人,兵力以及战斗力均比不上卡级师团。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抽掉兵力转战东南亚,为填补这部分空白,他们再次组建师团,也就是由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组成的丙级师团。 该师团踢出了骑兵和运输兵部队,只有三个步兵连队、一个工兵连队和一个炮兵联合系五个连队,师团总兵力在一点五万人左右。二战后期,日军兵力损失惨重,他们在混成旅团的基础上扩建改变兵器, 师团只下设三个步兵连队,总兵力仅有一万余人,在四种师团中实力最低,一般仅用于维护地方治安。由此看来,日本师团在二战初期实力遂立强劲。很多人都认为日军的师团和国军的事是一样的,那么同时期的国军的一个师拥有多少兵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