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8.0万获赞122.3万

西晋时期,太子司马玉手下有一名大臣叫杜西,他不仅学识渊博,还总是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一次太子在宫里觉得无聊,想看看热闹, 他就让仆人们牵来牛羊在宫殿里宰杀,还把酒卖给宫里的人,把皇宫弄得像集市一样,吵吵闹闹的。一些大臣看到太子这么做,便向太子指出他的错误, 因为皇宫是庄严的地方,不该在这里做买卖。结果太子根本就不搭理他们。杜西知道了这些事情,认为自 自己有责任辅助太子,就对太子说,您作为太子,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并且要善于采纳忠臣的意见才是。太子听了却很生气, 他觉得杜西一个小小的官员,竟然敢教育我这个太子。他不耐烦的把杜西赶走,还决定要报复杜西。于是太子拿来一根针,偷偷放在了杜西经常坐的坐垫上。等杜西回来后, 他没发现坐垫上的针,一屁股坐了下去,嘿呦,肚脐疼的跳了起来。他摸了摸被扎破的屁股,拿起坐垫一看,才发现上 插着一根针。杜西想,呀,为什么我的坐垫上放着一根针?杜西连忙问守卫,今天谁来过这里?守卫告诉杜西,太子来过。杜西这才明白过来,这根针应该是太子放的。 他心里想,哎,我给太子提意见,太子不但不听,反而报复我,看来以后我还是不要得罪太子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 第二天,杜西来到皇宫,太子见到他,故意问道,听说你昨天受伤了,发生什么事了呀?杜西不想被太子取笑,只好说,我昨天喝醉了, 不记得了。后来呀,杜欣每次见到太子,心里总是非常紧张,连做也做不好,好像垫子上还有一根针似的。哈哈,这就是如作针毡的故事啦。 接下来我们深入认识一下这个成语吧。毡是指用来做的毡子,如坐针毡的意思就是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后来,人们通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当然啦,还有一些成语跟他的意思相反哦,比如镇定自若。 这个成语啊,是形容一个人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大家明白了吗?哈哈,今天的成语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