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1.6万获赞39.1万

十一月二十七八号的种的,然后又敷的这个地膜,像这个敷地膜的小麦已经都长湿长湿那么高了,这不也能看,明显能看得见, 去年的时候小麦啊,一亩地啊达到了一千三百九十斤亩产不地膜啊,咱敷地膜的这个地啊都不需要这个上冻水了, 因为嘛,因为他包商包的好,人工和地膜一亩地合到一百二十块钱啊,你像一百二十块钱,咱多收麦子,咱一百斤麦 都使不了了,咱最少保底,说也得多打四百斤至五百斤。接近十年了,一直用的这个办法啊,早期的妹子不需要封膜,封这个地膜只要到十一月二十斤,二十几号的或者是十二月份的都得封上地膜。像现在这个时候啊, 这个过了年了,都应该把小麦放风了。第一遍这东西有那个就是放风那个机子先打眼,把这上面啊打上眼,一个一个的小窟窿,打上眼之后啊 防风防风还得一星期左右,然后把地膜都可以走了。嗯,像这边这些地,嗯,跟我那边敷膜的都是一天讲的同一天讲的这个,这边没敷膜,所以这边的地,这边小麦都是粗的屋, 像这边的这个情况也都是打上七八百斤。

有专家可能啊,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之后,提出一个概念,科学种田啊,科学啊,冬天呐,太冷了,小麦需要被覆膜, 要不然会严重影响这个明年的收成的,哎, 专家一出,百姓遭殃啊。第一点,有老农啊来听到这个专家的建议之后,十分的惊讶,自己种了几十年地了,也没有听说过给小麦去覆膜, 还说什么科学种田,难道我们以前种田都是不科学的?都知道啊,也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谚语,瑞 雪兆丰年,雪下的再大也不会影响小麦的生长的,这个雪在小麦之上,就相当于是给小麦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小麦这个地表温度还是相当可以的,等到雪化了,变成了水,又可以去浇灌这个小麦,也是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我们种了这么多年地了,这个竟然是出来了这样的气,谈怪论 真的是千古奇闻呐。第二点,耍嘴皮子的去指导实地去干活的,你说能有什么好结果啊,这个所谓的 模,不知道是哪个教授,哪个专家所研究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经过实验,这实验之后能够增产多少?有没有这种数据,如果有数据,如果自己啊十分自信 可以推广到农民那里,让他们呢去实地去使用,但是啊,一定要给人家做出承诺,承诺人家如果这么干到明年这几亩地能够增产多少,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该给人家做什么赔偿?还有啊,这个覆膜,这个相应的成本的增加,还有农民呐,这个劳动力劳动量的增加,这个又跟 该怎么去说呀?是不是专家在前期就应该把这个钱给人家事先掏出来,如果增产了,但有这个农民呢, 给进行报销,这样行不行啊?专家如果同意这么来干的话,那么呢,就白纸黑字的签订协议,签订合同, 敢不敢呐?如果不敢就请撵开松口吧,就请别再霍霍人了。第三点,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凡是种过地的都知道,专家这种的操作完全是胡说八道, 完全是骗人不偿命。你以为农民很挣钱呐?你以为农民种地很 容易啊?一亩地,两亩地,三亩地住上一年,如果把自己的劳动力成本给算进去,那是妥妥的在赔钱呐! 这种情况之下,你一个坐办公室的,旱涝保收的,天天的去对着啊自己辛苦下大力的,天天流大汗的人进行忽悠,还使劲的进行忽悠,持续的进行忽悠,你的良心 不会痛吗?我想问问这些专家啊,麦苗和韭菜你们分得清楚吗?天天在办公室打坐冥想,你们去过田间地头吗?你们自己知道现在农村农业是什么 情况吗?没有去过吧?没有去做过调查吧?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你们应该知道吧?应该懂吧? 我觉得懂,一个字,懒,四个字,懒到家了,你们呢?就先好好的把人先做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