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数学符号“-” 减号“−”是数学中表示减法运算的符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减号的主要变迁过程: ### 1. **古代符号** - 在古代,减法的表示方式并不统一。例如,古埃及人用腿朝前的符号表示减法,而古巴比伦人则使用特定的文字符号。 - 古希腊数学家通常用文字描述减法,没有专门的符号。 ### 2. **中世纪** - 在中世纪,欧洲数学家开始尝试用符号表示减法。例如,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在他的著作中使用“m”表示减法(来自拉丁语“minus”)。 - 一些手稿中使用横线“−”或斜线“/”来表示减法,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 3. **文艺复兴时期** - 15世纪末,德国数学家约翰内斯·维德曼(Johannes Widmann)在其著作《商业算术》(1489年)中首次使用了“+”和“−”符号来表示加法和减法。这是减号“−”作为标准符号的早期记录。 - 维德曼的符号逐渐被其他数学家接受,并在欧洲传播开来。 ### 4. **17世纪以后** - 随着数学符号的标准化,减号“−”逐渐成为表示减法的通用符号。 - 在代数、几何和其他数学领域中,减号被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数学符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数学中,减号“−”不仅用于表示减法运算,还用于表示负数、相反数等概念。 - 在计算机科学和编程中,减号也被广泛使用,例如在算术运算、变量赋值等场景中。 ### 6. **符号的变体** - 在某些场合,减号“−”与连字符“-”或破折号“—”在外观上相似,但它们的用途和编码不同。减号“−”在Unicode中的编码为U+2212,而连字符“-”的编码为U+002D。 ### 总结 减号“−”的变迁反映了数学符号从文字描述到标准化符号的发展过程。它的广泛使用和标准化极大地简化了数学表达,推动了数学和科学的发展。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20
00:00 / 08: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