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8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这几年醴陵街上的路啊,真是被人骂惨了,刚铺好的沥青路,俩月就围挡板;昨天补的坑,一场雨又塌个洞。施工队来回折腾,我总犯嘀咕:这修来修去,是不是有人专门靠这个赚钱? 不止我,我也跟身边人都聊过这事儿。今天敞开说,聊聊门道。 头一个疑问:不停修,是不是为了不停赚钱? 可以算笔账:醴陵修路,用啥材料、花多少人工,都是有标准的。水泥20多块一包,沙子100多块一方,明码标价藏不住猫腻。施工队报价得列清楚各项费用,报住建局审核,不是想报多少就报多少。 行内人说,正规工程利润就5%-10%,还得担风险——下雨误工期、工程款结得慢、材料涨价 那为啥路总坏、总修? 其一,醴陵是工业城,超载大货车太多。设计扛10吨的路,天天受20吨的罪,再好也扛不住。 其二,地下管线乱。水管、电缆、燃气管缠一团,各部门各挖各的,跟老房子装修似的,只能拆东补西。 其三,钱不够。一年要修的路、改的管网太多,财政预算就那么点,只能分着来。比如本想铺10厘米沥青,钱不够先铺5厘米凑合用,后面再补。 咱们老百姓想法简单:修路的钱是咱纳税人的,得花在刀刃上,路得经得住走、经得住瞅。 好在现在醴陵在改:有些路段立了公示牌,花多少钱、谁监督都写得明明白白;超载货车抓得也严,这都是好事。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见过最离谱的修路场景是啥?评论区聊聊,越具体越好,我挑几个典型的,下期专门扒扒里面的弯弯绕。#醴陵修路 #道路质量 #纳税人的钱去哪了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