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不焦虑的养育:四个问题重构家庭教育全局 (节选)焦虑具有传染性。在焦虑状态下,家庭教育的动作容易变形,亲子关系容易被破坏。我们很容易把焦虑转化成压力,甚至暴力,传递给孩子。 要降低焦虑,就要理解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并建立一些基本的理解原则。 用一句话概括:焦虑,源于缺乏知识带来的不安全感。 比如你送孩子去医院,你很焦虑,但医生不焦虑。医生不焦虑,是因为医生对病情很熟悉,对结果有非常好的预测,知道要采取哪些行动,这些行动会有哪些预期的结果。换句话讲,医生拥有确定性。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用虚假的确定性来欺骗自己。比如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打雷,我们给出了解释,天上有雷公雷母,有了解释,我们就不焦虑了。 有些家长为拼音学习焦虑,是因为他没有想明白,拼音学习根本是不重要的。但他不会为阅读焦虑,因为他自己也不读书,他意识不到缺乏阅读对孩子造成的重大影响。 怎样降低焦虑? 1. 接纳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讲,安全感是一种幻觉,确定性是一种幻觉,不确定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发展的本质。它带来风险,但也带来机会。当你抱着我的孩子一定要考上什么什么大学的执念,往往事与愿违。 2. 通过自身的学习寻求相对的确定性。比如知道在孩子学习的不同阶段,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这些,不就是许多家长在老魏的咖啡馆学习的原因吗?一群人一起走,就不容易焦虑。 换句话讲,你在孩子学习中,越是投入时间研究,越是生命在场,越不焦虑。既不在场,又要成绩,就是最容易焦虑的。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一切。而在孩子自主发展的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成长的一部分。人生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光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放下焦虑,抓大放小,才是正道。#家庭教育
00:00 / 2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57
00:00 / 1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