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的人不知道的自由落体技巧:调整2cm,马上得到最高效的自由落体技术,笔直到底,30米以上,深度越大收益越大,堪称神技(何为神技?因为很简单,人人可以轻易做到,而且收益超高)。LK本人原创分享。内容如下。 本视频技术分享几乎惠及所有自由潜水员(含教练,教练训练官等等),特别是佩戴“腰带和配重块”的自由潜水员。可适用于自我调整,也可指导和修正学员或者潜伴的自由落体。 如何“更好的”自由落体? 这里先省去大部分能在网上检索到的内容或者教练平时教的姿态:比如放好手臂,稍微加紧大腿,膝盖稍微直一点,脚背绷直…… 整体看起来像一条直线,所以流线型很好,下潜效率就会很高,不再累赘重复。但是往往在更高级的潜水员中,即便是做到了这些,发现自由落体落着落着就歪了,最后变成了躺着,在本该加速的负浮力区速度也越来越慢,或者每次在途中都需要用踢蹼去修正姿态,也就进一步加剧了耗氧。 首先我们要明白两点:1:自由落体的阻力面是我从你的头顶往下看形成的阴影面积(包含脚蹼)。2:重力和阻力在你阴影面积上分配多少。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我们都会用一只手架着做耳压,另外一只手贴近大腿,另外 我们佩戴的手表,安全绳,包括最重的配重块和腰带的不同位置,全部因素就会导致我们重力(阻力)分配不均匀。以至于我们的姿态无论怎么调整和漂亮,每次都会越落越歪。 如何解决?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每次轻轻移动我们臀部后面的配重块即可,同时腰带和配重块必须卡住臀部不动,其它全部维持不变。每一次潜水都需要调整,因为每一次你腰带前的位置都会有变化。 请务必注意:配重块的位置肯定是偏离后面臀部的中间的,因此配重块会是在侧面歪一点的位置 才是正确的,而非正中间! 具体怎么操作呢?请看视频。 另外大家可以自行选择最简易最省力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在训练前去调整配重块和腰带,我本人是以FRC-或者近RV的模式在3-5米的位置摆好姿态+倒立,观察偏离方向而调整配重块,而对于刚刚进入3星的潜水员难度可能比较大,那么可以少吸一点气然后在更深一点的位置测试,比如7-8米 甚至10米。 如果是用其它方式 或者 多个配重块,也可以以此类推,举一反三,不过“重力分配平衡”的这个底层逻辑永远不变。 #自由潜 #自由潜水 #自由落体 #Free fall #户外运动爱好者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1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7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