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御驾亲征的英宗朱祁镇于八月初一日抵达大同,仅待了两天就匆匆回京,结果半路上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此时的大同城内“兵不满千,马才百匹”,全靠着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之孙、都督郭登坚守城池,才保住了代王的小命。 由于瓦剌军队屡屡入侵,导致大同城内守将飞扬跋扈,不把亲王放在眼里。特别是忠国公石亨的侄子、定远侯石彪,更是让朱仕壥对他“跪谢”,真是不怕他祖父气得活过来。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八月,朱仕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曰隐。谥法“违拂不成”曰“隐”。 第四代代王 代惠王朱成錬 朱成錬,代隐王嫡长子,景泰元年(1450年)册封为代世子,成化二年(1466年)袭封代王。和无法无天的曾祖父简王,懦弱无能的父亲隐王相比,朱成錬的个人操守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成化元年(1465年)四月,是代隐王出殡的时候,当时还是世子的朱成錬未向朝廷通报,就带着两个弟弟博野王、和川王“送丧出城”,且“良久方还”。到底是不是顺路去旅游了一把,谁也不知道。 到了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朱成錬再次私自出城,领着广灵王、和川王、安定长子等一帮代藩宗室,去真武庙行香。当朝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大怒,这是屡教不改,立刻下旨捉拿代王府官员治罪。 守臣以闻,上降敕责谕。仍以王府官不谏止,命逮治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十五》 这里的“守臣”,指的是巡抚大同的右副都御史殷谦。朱成錬恼羞成怒,接连举报殷谦在朝廷册封郡王之时“不随侍行礼”,这是大不敬。出视边墙之时“不辞而行”,这是意图通敌。在开役银匠之时“不给佣钱”,这是人品卑劣。亲王与抚臣不和,自然不利于大同的边防,宪宗无奈,只能将殷谦调离大同,改为巡抚宣府。 等到宪宗驾崩,孝宗朱祐樘即位后,朱成錬为了拍新天子马屁,向宫中敬献了一头海东青。海东青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是古代狩猎中的重要帮手。然而对于文官当道的孝宗朝来说,代王此举可谓大逆不道,内阁首辅刘吉在宪宗朝不敢言语,这时候却站出来狂喷新君和代王。 伏望皇上断自宸衷,却还所进海青,收回赏赐之物。以书报代王曰朕不受献也。如此不惟可以绝天下窥伺之心,抑又可以贻后世称颂之美。则皇上盛德真可以比隆夏禹、周武王,彼汉文帝又不足言矣。—《明孝宗实录卷十九》(请看第四集)#代王府故事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2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7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7: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6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87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